第120章 吴楚争雄下

烘炉记 一棹碧涛 3213 字 2个月前

楚武城大夫黑,一位深知兵甲器械优劣的智者,看到楚国的革车相较于吴国的木车在耐久性上的差距,心急如焚地建议速战速决。然而,子常那颗被功名利禄蒙蔽的心,让他全然不顾与左司马戌先前商定的策略,妄图独自领军抢功。他率领着楚军,率先渡过汉水布阵,从那小小的别地到雄伟的大别山脉,三场战役,皆以溃败告终。

小主,

战场上,硝烟弥漫,子常望着丢盔弃甲的楚军,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他深知自己已无力战胜吴国,怯懦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想要临阵脱逃。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史皇挺身而出,大声呵斥道:“将军,如今若能致死以克吴,尚且可以免除你贪贿致寇之罪,难道你要成为楚国的千古罪人吗?”子常听闻,身形一震,那已经抬起的脚步又缓缓落下。

十一月的寒风刺骨,楚、吴两军在柏举严阵以待。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目光如炬,他敏锐地洞察到了楚军的士气低落和子常的无能。夫概急切地对阖闾进言:“王兄,子常不仁,其部下毫无死战之志。此时若我军率先出击,楚军必定崩溃逃窜,胜利必将属于我们。”然而,阖闾却心存疑虑,未敢轻易采纳夫概的建议。

夫概望着阖闾犹豫的神情,心中的豪情与壮志无法压抑。他深知战机稍纵即逝,于是果断地率领自己的五千精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子常的部队。刹那间,喊杀声震天动地,子常的士卒们在这突如其来的冲击下,惊慌失措,纷纷奔逃。楚军的阵脚大乱,如潮水般溃败。

子常望着眼前混乱的场景,再也无法稳住局面,只得狼狈地逃向郑国,妄图寻求一丝庇护。而史皇,这位忠诚的将领,在乱军之中奋力拼杀,最终血洒疆场,以生命扞卫了楚国的尊严。

吴军如同胜利的狂欢者,在后面穷追不舍。追击至清发之地时,夫概望着渡河而逃的楚军,再次向阖闾进言:“王兄,困兽犹斗,此时若贸然攻击,楚军必做拼死一搏。不如待他们半渡之时,再发起攻击,必能大获全胜。”这一次,阖闾采纳了夫概的计谋。

当楚军正行至河中,吴军如神兵天降,喊杀声再次响起。楚军在河中进退两难,瞬间陷入一片混乱。吴军的箭矢如飞蝗般射来,楚军士兵在水中挣扎、呼喊,鲜血染红了清澈的河流。又一场大胜,让吴军的士气愈发高昂。

而另一边,吴军的追击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当楚军刚刚做好饭,正准备填饱饥饿的肚子时,吴军的喊杀声又一次在耳边响起。楚军无奈,只得再次弃食而逃,留下了那还散发着热气的饭菜。而吴军则毫不客气地享用着这些美食,补充了体力后,继续踏上追击的征程。

在这一次次的追击与溃败中,楚军的主力已损失殆尽。左司马戌闻讯,心急如焚,他率领着自己的部队从息地匆匆赶回。这位英勇的将领,凭借着出色的指挥和无畏的勇气,暂时击退了吴军的进攻。然而,这只是楚国败局中的一丝回光返照。左司马戌的部队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伤痕累累,孤立无援。

几番激烈的战斗过后,左司马戌遍体鳞伤。他望着身边越来越少的士卒,心中充满了悲愤。他深知楚国大势已去,而自己也不愿成为吴军的俘虏,遭受屈辱。于是,在这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左司马戌怀着对楚国的忠诚和深深的不甘,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英勇的一生。

吴军在这场战争中五战五胜,一路高歌猛进,直奔楚国的郢都。

吴军气势汹汹,兵临城下,楚国的都城在一片恐慌中颤抖。楚昭王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敌军,心中满是忧虑与不安。在这危急时刻,他决定携其妹季芈畀我一同逃亡,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慌乱之中,楚昭王和季芈畀我在为数不多的亲信护送下,匆匆踏上了逃亡之路。他们渡过了睢水,身后是滔滔的河水和追兵扬起的尘土。命尹固把点燃的火燧系于象尾,那受惊的大象发狂般地冲向吴军,暂时冲散了敌人的阵脚,为他们争取到了片刻的喘息之机。

接着,他们继续前行,渡过长江,进入了那广袤而神秘的云梦泽。这里雾气弥漫,水草丰茂,看似宁静,却暗藏危机。楚昭王和他的随从们疲惫不堪,衣衫褴褛,但心中的希望之火仍未熄灭。然而,他们未曾料到,在这看似无人的荒野之中,竟会遭遇起义群众的袭击。

这些起义群众,饱受战乱之苦,对楚国的统治阶层心怀愤怒。他们手持简陋的武器,冲向楚昭王的队伍。楚昭王等人在惊慌中仓促应对,奋力抵抗。好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他们再次突出重围,继续奔逃。

一路奔波,楚昭王等人来到了郧地。本以为能在此寻得一丝安宁,可未曾想,郧公斗辛的弟弟怀却心怀仇恨。怀的父亲曾被楚平王所杀,如今见到楚昭王,他心中的复仇之火熊熊燃烧,欲杀楚昭王以报父仇。

郧公斗辛得知弟弟的想法后,坚决不允。他深知,在国家危难之际,自相残杀只会让楚国陷入更深的困境。他与另一弟巢一起,力排众议,决定护送楚昭王前往随国。

然而,吴军如同阴魂不散的幽灵,紧紧跟踪而来。他们深知楚昭王的重要性,若能擒获他,楚国将再无翻身之日。于是,吴军在随国城下,以“汉阳之田,君实有之”为条件,威逼随人交出楚昭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国,这个小小的诸侯国,面临着艰难的抉择。随人深知,一旦交出楚昭王,或许能暂时取悦吴国,获得一时的安宁与利益。但从长远来看,楚国的强大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依靠,若楚国就此灭亡,随国的未来也将充满变数。

在这关键时刻,随人决定通过占卜来寻求上天的指引。龟甲在火中爆裂,纹路显现,结果却是不吉。随人明白了上天的旨意,他们决定坚守与楚国的盟誓,拒绝吴国的无理要求。

随人郑重地对吴人说道:“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楚实存之。世有盟誓,至于今未改。若难而弃之,何以事君?执事之患不唯一人,若鸠楚境,敢不听命?”吴人面对随人的坚决态度,一时词穷理亏。他们深知,若强行逼迫,随国上下必将拼死抵抗,届时得不偿失。无奈之下,吴军只好引兵而退。

楚昭王得知自己得以幸免,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此次能够化险为夷,离不开随国的忠诚与义气。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与至诚,楚昭王刺破了公子结的胸部,取其鲜血与随人盟誓。

烽火连天,硝烟弥漫,楚国的大地在吴军的铁蹄下颤抖。楚昭王在战乱中仓惶出逃,楚国陷入了一片混乱与绝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