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从支教课堂走进靖康风云

我坐在堆满资料的书桌前,对着电脑屏幕上空白的历史论文界面发呆。屏幕上方“靖康之变”四个加粗黑字,像四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为了这篇论文,我已经连续奋战了好几个日夜,资料查了一箩筐,可就是不知从哪儿下笔。

“唉,要是写历史能像给那群初中生讲历史一样轻松就好了。”我自言自语道,思绪一下子飘回到了那段支教的日子。

那是我大学毕业后参加的一次长期支教活动,地点在偏远山区的一所初中。学校条件简陋,教室里的桌椅板凳七扭八歪,可孩子们的眼神里却满是对知识的渴望。我负责教历史课,想着山里的孩子们平时接触历史知识的机会少,我得把课讲得有趣些。

第一堂课,我就给他们出了个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个朝代特别有钱,文化也特别发达,可最后却被外敌打得很惨,连皇帝都被抓走了吗?”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脸疑惑,有个小男孩举手大声说:“老师,是唐朝吗?我听说唐朝可厉害了!”我笑着摇摇头:“不是哦,是北宋。今天咱们就来讲讲北宋末年那场惊天动地的大灾难——靖康之变。”

“北宋可牛啦,那时候的科技、文化、经济都领先世界。”我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单的北宋地图,“活字印刷术、指南针,都是那时候的伟大发明。还有好多大词人,像苏轼、辛弃疾,他们写的词可豪放啦,‘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孩子们也跟着念,教室里充满了朗朗书声。

“可这么厉害的北宋,怎么就突然不行了呢?”我话锋一转,抛出问题。“因为皇帝不好好当皇帝!”一个扎马尾辫的小女孩抢着回答。“对啦,宋徽宗就是个不务正业的皇帝。”我笑着肯定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