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茵这回回京,也没在京中住上太久,很快又开始了往返京城和龙腾大营的日子。
柳程心疼她常要在路上奔波,带着儿子侄子,跟着她住到了京郊。
消息传到宫里,皇帝心情倒是不错,还跟吴公公夸了柳程几句,显然觉得这个干女婿做得不错。
吴公公成了明镜堂的令使后,皇帝本打算让他专心明镜堂的事务,不必在宣室殿伺候。但吴公公不肯,宁愿自己两边跑,也要留在皇帝身边。
皇帝说了两回,就随他去了,但后头茵茵听皇帝说起来的语气,显然对吴公公的做法很是满意。
都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烧到了宰相身上,这第二把和第三把火,自然就要往别处烧一烧。
吴公公按着皇帝的心思,一面揪出了些京官中尸位素餐犯事颇多的,一面特意派了人出去,将外头一些个差点就激起民愤的地方官给直接抓了起来。
不过明镜堂初立,人手不足,难免就要有拿着令牌到当地调兵的时候。
因为朝臣对明镜堂的不满和鄙夷,偏巧就有那么一回,明镜堂的人拿着令牌到当地调兵,被当地太守拒绝。
为了掩盖这件事,那个太守还派了人去追杀持令者。
就在这时,早早得到消息的官员收拾了家里的财物,举家逃往边境,并从边境去了他国。
消息传到京中时,茵茵刚好进宫。
面对着盛怒的皇帝,茵茵亲自给他泡了一盏茶来。
“父皇消消气,这样的官员,按律法处置就是,要是你因此气坏了身子,可不划算。”
皇帝看到茵茵,想了想道:“茵茵,寡人若派你去边境,将人要回来,你可愿意?”
“当然,”茵茵早盼着这么一天,有什么不敢的。
“不过……父皇您是只想把这一家子要回来,还是追究那个国家收容罪人的罪过,让他们因此付出代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