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魏风昭昭

北魏遗史 幕易 1631 字 1个月前

《囚徒》——幕易

心许游览山河愿,

身困浊尘一寸间。

只身对影惶惶顾,

终是走了来时路。

(她的确是需要人陪,但是那个人是谁都可以,并不是非你不可。本来是非常难过的,但是想明白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为了她难过,是为了自己理想中的她而难过。)

过了小柳村后,杨玄和他的同伴们顺着河流的方向继续前行,最终来到了大路上。一路上,他们时不时能看到一些百姓相互扶持着,低着头匆忙赶路。

尽管天气晴朗,但由于年久失修,道路上仍有许多积水。这条通往天水县的驰道据说是汉朝灵帝时期修建的,令人惊讶的是,它居然还不如秦朝的驰道那样平整。

通过与沿途百姓的交流,杨玄了解到天水县的叛军已经攻占了县城。据说,叛军的首领是刘宋朝廷暗中安插在魏地的眼线。

面对这种情况,州刺史正紧急调动附近郡县的郡兵,准备南下平定叛乱。他希望能够在朝廷追究责任之前,尽快平息这场动乱。

杨玄暗自思考,如果事实真如传闻所言,那么叛军可能会选择第一时间南下,与宋军联手夹击九壁关。这样一来,就不是普通的小打小闹了,最少也是准备吃掉整个秦州。

战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让人难以预料。尽管天水县已被宋军占领,但杨玄仍然坚信宋军不可能轻松攻克九壁关。他觉得宋军的战略决策存在严重问题。

他们本应先与城内的细作配合,破开九壁关迎接宋军进入。然而,他们却选择了攻打县城,这一举动不仅让魏军有所警觉,还暴露了自己的战争意图。

现在,双方都知道彼此的目的,只能通过正面交锋来决出胜负。接下来的战斗将会非常激烈,因为双方需要比拼士兵的数量、素质以及后勤补给能力。这场原本可能成为奇袭的战役如今变成了公开对决,实在令人惋惜。

杨玄不禁思考起这位宋将的想法,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不明智的决策呢?

杨玄因为心中有事,思绪渐渐飘远,不知不觉间已经放慢了马匹前进的速度。他身下的良驹似乎察觉到了主人的情绪变化,见主人不再紧勒缰绳,便也放慢了步伐,最后索性在驰道边上停下脚步,自顾自地咀嚼起草来。

跟在后面的烛悼陵看到这一幕,没有去惊扰沉思中的杨玄,而是从怀中摸出一个麦饼,掰下一小块喂给了自己的坐骑,接着便大口大口地啃食起来。

突然,一阵尖锐的叫喊声打断了杨玄的思绪。他猛地回过神来,循声望去,只见烛悼陵正挥舞着马鞭,大声呵斥着什么。

“滚开!”烛悼陵的声音再次传来。

杨玄定睛看去,原来烛悼陵正驱赶着两个身材瘦弱的半大孩子。那两个少年衣着褴褛,头发蓬乱,脸上满是灰尘和汗水,但他们的眼神却十分明亮。

当他们看到烛悼陵驱马冲来时,虽然吓得跌跌撞撞,但仍然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悼陵!”杨玄急忙喊道。

烛悼陵听到杨玄的呼唤,立刻放下手中的马鞭,迅速拉起缰绳,调转马头回到了杨玄身边。

“怎么回事?”杨玄问道。

“这两个小鬼不好好走路,在一旁探头探脑的,我这才上前驱赶的。”烛悼陵解释道。

杨玄看着两个还在原地的少年,心中有些疑惑,但还是打马往前,来到他们跟前。

其中一个稍微大点的少年立刻把另一个少年护到身后,眼神警惕地盯着杨玄,似乎等待着他的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