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腌笃鲜

听到那句“鲜的眉毛都要掉下来了”,汤圆同阿丙两人立时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眉毛,这举动看的温明棠同纪采买忍不住莞尔。

几人正笑着,一个杂役跑进来道“外头来了个道士,说是什么‘紫微宫传人’的弟子的,说是有事要找温师傅”。

正说笑着的几人停了下来,那厢刘家村的事,几人事后也自温明棠口中听到了一些,自是知晓这些所谓的“紫微宫传人”、“茅山派亲传”之间的事的。

原本以为此事已了,毕竟钱都给了,却未料这等时候,那“紫微宫传人”竟又来了。

“钱货两讫,”纪采买闻言,说道,“倒是不成想这大师还管后续之事,也不知收钱不收钱。”

当然,这收钱不收钱的,出去见了那“紫微宫传人”的弟子便知道了。

同阿丙和汤圆交待了几声,叮嘱他们莫忘了将其余的菜备好之后,温明棠便跟着那杂役走了出来。

才走出衙门,那过来跑腿的杂役便指了指歪脖子树下那梳着个道髻,穿了身道袍的道士,还特地道自己就在里头,有什么事,温师傅喊一声便是!

温明棠向跑腿的杂役道了声谢,而后便迈步走向那立在衙门门口歪脖子树下的道士。

那道士年岁不大,不过二十上下的年岁,和“紫微宫传人”那副“老江湖”的老道不同,那副积极的踢踢腿,活动胳膊肘的样子,瞧起来,莫名有种赵由似的憨直感。

而报了家门之后,这道士的表现也同赵由的憨直没什么两样。

“师父让我这几天盯着那京兆府衙,道万一有刘家村的人过去报官,便帮个忙,推一把,将衙门里的大人们喊出来受理案子,而后再过来同温娘子你说一声。”道士说道,“今日那京兆府衙门口便来了一对老夫妻,是刘家村的,去京兆府报了官。据他们自己说自己的女儿先前嫁了那童老爷家的独子,却掉入井中淹死了,我帮忙将人推进了衙门,便过来知会温娘子了。”

温明棠听罢,问道:“那老夫妻的女儿掉入井中淹死一事,可有什么内情?那老夫妻怎么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道士闻言,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憨笑道:“师父没让问这个,我便没问。”他道,“只一听他们来报官,便帮忙敲了鸣冤鼓,喊了人过来,又把人推进去便走了。”

温明棠:“……”既然都帮忙帮到这里了,多数人便是好奇使然,也会进去凑个热闹,直到京兆府赶人再走吧!他倒是干脆,不消人赶,自己便走了!

仿佛是明白了温明棠那副沉默表情背后的意思,道士笑着解释道:“师父便是觉得我这点好,道有时过于好奇可是会送命的。不懂的事,还是老实一些别乱碰比较好。”

这话……倒是有理。温明棠想起了“紫微宫传人”那副圆滑老道的样子,笑道:“是啊!不懂的事不要瞎掺和!瞎插手,一不留神可是会送命的。能看便看,不能看便闭眼,如此便成!”

“不错不错!”那道士听了温明棠所言,连连点头,道,“师父也是这般说的,说娘子是个上道人呢,至于赏钱……娘子看着给就是了!”

这话一出,温明棠便笑了,她看着小道士,说道:“我上不上道,便要看你师父上道不上道了。你且说说,刘家村一行之事分明已了,你师父又是如何猜到有人会去京兆府告官的?”

小道士闻言,立时惊呼了一声“温娘子果然厉害!”之后,才道:“我师父说那姓童的乡绅死去的前两任新嫁娘其实是一家人,是一对姐妹。姐姐死了,还会将妹妹继续送进来的,可见这家里人是个重银钱大过感情的。虽是没打听到什么具体的事情,尤其这姐妹娘家同童家的金钱往来,但可以这么猜上一猜。而童家既会同那赵娘子相看,可见同那姐妹娘家的关系是断了。他们在村里时,村民曾向他们指过那姐妹娘家的宅子,看上去破旧的很,可见缺银钱的厉害。”

“师父说,那乡绅原先还能拿“少夫人位子”那根萝卜吊着那姐妹娘家,令他们有所幻想。姐姐死了,还有个妹妹能顶替姐姐进门,母凭子贵生下儿子,继承童家的家财。眼下姐妹都死了,童家那‘少夫人位子’上又有了新人,自己却没捞到什么好处,指不定会来告官!”道士说道,“因着只是猜测,师父当时同温娘子交差时也不好多说。他看我每日闲的很,便让我去京兆府衙门口盯着,若是侥幸猜中了,便来温娘子这里领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