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气氛愈发剑拔弩张,仿佛一场风暴即将来临。武将们怒视着宦官们,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架势。
秦皇赢复皱起了眉头,他知道此事必须妥善处理,否则将会引发朝堂的内乱。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朝堂内逐渐安静下来,但那紧张的气氛依旧弥漫在空气中。
赢复开口说道:“朕会仔细调查此事,若真如武将们所言,朕定不会轻饶。但若是武将们无端指责,也需受罚。”
他的声音沉稳而威严,暂时平息了这场朝堂上的纷争……
与此同时,大秦国力如同蓬勃升起的朝阳,日益强盛。
大秦的军旗飘扬在西域的大部分土地之上,那一片广袤的区域逐渐被大秦收入囊中。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张,大秦甚至已经建立起了西域都护府。
西域都护府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屹立在西域的大地之上。它的建立标志着大秦对西域统治的进一步巩固。
而在大秦本土,秦人们听闻军队在西域的辉煌战绩,心中充满了自豪与骄傲。他们对大秦的认同感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愈发炽热。
秦人开始以自己身为大秦子民而感到无比荣耀,这种认同感不仅仅源于领土的扩张和战争的胜利,还源于大秦所推崇的儒学。
大秦对儒学的推崇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城市的学堂里,年轻的学子们摇头晃脑地诵读着儒家经典,他们尊崇孔子的教诲,学习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在乡村的田埂间,老人们也会用儒家的思想教育着晚辈,讲述着忠孝节义的故事。
儒学在大秦的土地上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着儒家的礼仪规范,社会秩序井然有序。
同时,大秦帝国也陷入了一个棘手的困境之中。大秦的军队在连年的征战下不断壮大,那一支支雄师就像嗷嗷待哺的巨兽,需要海量的资源来供养。
庞大的军队数量意味着每年都有一笔巨大的开支,这开支如同一个无底的黑洞,不断吞噬着大秦的财富。
大秦立国仅仅十一载,根基尚未稳固,底蕴也还不够深厚。在这种情况下,要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军事开支,国家财政已经开始显得力不从心,犹如一个负重前行的旅人,脚步愈发沉重艰难。
在皇宫之中,秦皇赢复静静地站着,他的目光眺望着远方。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