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倒也不能完全责怪蜀州兵团的战士们。
毕竟他们所配备的铁锹只是普通材质制成。
不仅前端并非尖锐的尖头形状,反倒是平平的钝头。
如此一来,这种铁锹更适合平整土地、铲运泥土等工作。
而对于挖掘散兵坑这类任务而言,则着实有些勉为其难了。
在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机枪阵地和迫击炮阵地正紧张地挖掘着。
战士们奋力挥动手中的铁锹和铲子,将挖出的沙土迅速装进一个个大麻袋里。
这些装满沙土的麻袋被整齐地堆叠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掩体,为后续的战斗提供可靠的防御。
整个机枪阵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经过一番努力,一个足足有一米深的大坑洞终于出现在眼前。
在坑洞的前方,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扒开一个狭窄的射击孔。
确保机枪手能够拥有良好的视野和射击角度。
在坑洞的边缘,一圈厚实的沙袋高高堆起,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沙袋上方,则铺着一根根粗壮的原木,原木之上又再次覆盖上一层厚厚的沙袋。
这样层层叠加的防护措施,虽然整体高度最多只有 40 厘米。
但从远处望去却显得十分隐蔽。即便是在 300 米之外。
敌人想要发现这个精心构筑的机枪阵地也并非易事。
更为关键的是,这座机枪阵地与战线前方的最前沿位置相距整整 150 米之远。
对于敌方来说,要想成功跨越这段充满死亡威胁的距离绝非易事。
因为一旦踏入这 150 米的范围,便意味着置身于极度危险之中。
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我方神枪手的子弹瞬间夺去生命。
在这种情况下,若让敌人抬起头拿着望远镜去观察对面的机枪阵地,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毕竟谁也不敢轻易将自己暴露在如此巨大的风险之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敌方的机枪装备能够靠前部署的大多只是一些轻型机枪。
而且就算是这些轻型机枪,它们所能到达的最前线距离也至少要在阵地 200 米开外。
所谓的“火力掩护”,实际上不过是不需要精确瞄准目标。
只需朝着大致的方向持续不断地射击罢了。
然而即便如此,这样的火力压制依然给我方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