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哥儿嘴巴一扁:“先生也不在。”
“先生也不在?怎么可能?今日你们难道不是去你们先生家里么?怎么先生也不在?”
“今日先生家里来了几桌客人,先生把我们这些学生安排进了书房,我们里头领头的,是伍家的哥哥,伍大哥说叫先生自去忙,他来照顾我们,先生便去了。”
这个伍家是贺家的姻亲,也不知是哪一房的了,山桃正在思虑,方嬷嬷就在一旁提点:“伍家是贺家四房三奶奶的娘家堂兄弟媳妇儿的表姨家,这伍家大哥儿说的是贺家四房三奶奶娘家堂兄弟媳妇儿的表姨的大孙子。”
这绕来绕去的,把山桃都听糊涂了,忍不住就感叹了一句:“哎呦,怎么这么远的亲戚!”
“可不是么,这伍家就是普通人家,家中的男人都在贺家做些小营生,本来想着把大哥儿送到贺家的家学中去,可贺家家学前年撤了,家中的孩子们都被送去了书塾或者书院去,这伍家的大哥儿就也进了书塾。”
山桃蹙眉:“怎么城里各大家里的家学都散了?方嬷嬷,这是什么缘故?”
瑶溪城里一直都是生意风兴起,读书风不兴,这些个皇商家里的子弟也都不兴读书,读些书,就是为了做生意的时候不被骗。
后来白鹿书院去了秀水镇,很有些名气,引得荆州府的学生都过来读书,瑶溪城里的福宁路也多了许多书院,清源茶坊就是这个时候兴起来的。
“像李家、贺家这样的人家,早些年的家学,那都是为了教家中年纪小的子弟们有个去处,便于管教,不容易闯祸,随便教些诗书文章,以后不至于做个睁眼瞎就是了,反正他们若是不犯错,家里生意一直不差,就一直能顶着皇商的名头。”
“是后来这白鹿书院来了,这些人家知道了读书的好处,再加上先前好几户人家因为没什么学问,生意场上被骗了,有的还丢了皇商的位置,就开始叫自家子弟读书了,还有的,是看到了荷花袁家,那袁家两位老爷可都是读书人,娶的两房太太,娘家也都是读书人。”
“因家里都是读书人,即便是做生意,都染着那么一丝诗书气,上头的达官贵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