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此次谈判,曹叡所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无论是谁,都难以挑出其中的毛病来。

这样的条件不仅让蜀汉赢得了面子,还使得魏军能够安全撤离并保存实力,可谓是两全其美。曹叡的整个计划犹如天衣无缝般滴水不漏。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一来,魏国是否会受到士气低落的影响呢?是否会有人趁机作乱呢?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当魏国西北军团的十余万大军撤回中原之后,只要曹叡牢牢握住了枪杆子,无论是谁想要兴风作浪,都必须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有多少能耐。

毕竟,面对如此庞大的兵力,任何叛乱行为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而对于蜀汉来说,他们是否会接受这个协议呢?

如果他们同意,那自然再好不过,双方可以放下武器,休养生息;但若是他们拒绝,魏国也毫不畏惧,可以选择从并州和潼关两个方向同时出击,与蜀汉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因为此时的魏国已经陷入困境,胸前高悬着东吴这把锋利的剑刃,所以他们绝对不会轻易让蜀汉过得舒服自在。

余下的事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无非是敲定一下魏军撤军细节,毕竟万一他们撤军到一半,反手进攻蜀汉那就坏了,不过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就不需要叶伦操心了,诸葛亮的来信,以及魏延都会去处理的。

防止曹魏兵不厌诈,可以允许他们向北集结,穿过北地郡羌族的领地从上郡进入并州撤回去。

也算是能够进入曹魏的地盘,并且不会围着长安及关中地带蜀汉占领的区域。

前线已经相互胶着四个月了,天气逐渐炎热了起来。

原本诸葛亮是228年春天起兵的,想着哪怕这次出征战果不丰硕,也能影响关中及西北地区的正常耕种,减少魏国的粮食产量,只不过没想到这么一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曹魏大军一撤出,恢复生产的事情又落到了相父的头上。

“那就,和魏国皇帝,共襄盛举了。”叶伦苦笑着跟魏国使臣们说道。

黄权还需要跟随刘晔回洛阳复命,所以得先回去一趟才能再回来。

叶伦表示理解。

黄权临走前又是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全抹叶伦衣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