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政治权力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皇权、阁权(也可称为相权)以及官权,这三类权力需要维持平衡才能保证体制的正常运行,其中任意一方若是具备了压倒性优势,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皇权过大的典型代表是朱重八。
他搞了几个大案,又杀了很多官员,连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兄弟都没放过,无非是想消灭所有能够威胁皇权的势力。
可结果呢?他的好皇孙才当了几年皇帝?
阁权过大的代表人物是张居正。
他为了统一思想搞改革,下令取消民间书院,最后反倒弄出个“东林党”这种庞然大物,从此朝野内外的思想再也没有统一过。
到了崇祯年间臣权空前强大,皇权都出不了京城,阁权约等于零,政权也就亡了。
简而言之就是二必须大于一,任意两方联合要能压制住第三方,体制才能保持稳定。
叶向高的声望早已升无可升,也执掌过帝国的最高权柄,哪儿还有什么个人的政治诉求。
他之所以重新出山不是为了把东林党做大做强,而是为了重新构建起一加一大于一的政治格局,因此必须拉拢代表皇权的内廷。
所有能影响内廷的人都是他要团结的对象,只不过他本不想这么早就与周宁产生瓜葛,给弟子写信颇有点逼不得已的味道。
眼下国事蜩螗、边患愈盛,叶向高连具体的事务都应付不过来,又何来多余的精力调整权力格局。
他只能像个裱糊匠一样,这里涂一涂,那里抹一抹,先把漏风的地方堵住。
咱们转回头再来说孙承宗。
他的办法很简单:借巡视山海关的机会,召当事人来面谈。
于是在八月初的某一天,周宁赶到了山海关的驿馆,单独向孙承宗做了一次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