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必须要出重拳

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赵桓不由得在心里叹息,这人和人,确实是不一样啊。

对吴敏,赵桓是比较欣赏的,毕竟之前也是他推荐了李纲,改变了朝堂上只有主和派声音的现象,然而和一心为国的李纲比起来,吴敏的私心,还是显得有些多了。

他和李纲都是南方人。

一个真州,一个无锡,都在两浙路,能当到这样的高官,老家的田地自然也不会少,他们清楚的知道朝廷对南方肯定是要清理田亩的,也知道黄善潜为什么敢这么做,然而李纲却坚决的要求镇压,吴敏则是要求谈一谈……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很明显了。

无非就是吴敏有私心而已。

次相宇文虚中则是不置可否,他是四川人,家里虽然有不少田地,然而四川士绅这一年多来和北方做生意,也是赚了不少,毕竟四川的很多矿产,都是太子府所需要的,而四川这个地方,土地的兼并并没有那么严重,大部分土地还就是掌握在朝廷手中。

“众卿,太子之前有书信来,黄善潜已经摆明车马阻挡朝廷大军,这种行为,一定要严惩。不过黄贼集中兵力扼守淮阴,旁边的海州又有叛贼朱缅的私兵虎视眈眈,所以太子的大军,也很难轻易南下,所以要从别的地方出手。汪伯彦现在正在淮南西路担任宿州知州,此人素来知兵,可命令他从淮南西路出兵,切断叛贼的后路,自然可以轻易取胜。”

听了官家的话,大臣们都没有什么意见,虽然汪伯彦也是徽宗的旧臣,可是徽宗旧臣多了,难道个个都是叛逆吗?

为了表示朝廷的态度,赵桓亲自下令,命令秦桧代表朝廷前往宿州,安抚汪伯彦,让他全心全意的为朝廷效力,只要在平叛的过程中证明自己,那么就证明他是朝廷的忠臣啊!

至于为什么派秦桧……是因为他曾经跟着汪伯彦学习,算是有师徒之谊,去了之后,自然可以更好的将朝廷的意思,传达给汪伯彦啊。

接到这个任命之后,秦桧信心十足的出发了,在新朝,当然要多立功劳才行,他现在位置不算低,不过在朝堂中也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不断的积累功劳,将来才有可能出任各部堂官,以及进入政事堂当相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