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十八年,欧洲各国正式联合起来,提高对大明的关税,全面禁止阿芙蓉。
朱由校得到消息后,直接准备出兵,阿芙蓉战争一触即发。
为了这次远征欧洲,明军调集增强的南海舰队和小西洋舰队共两百多艘战舰,其中包括近四十艘大型蒸汽机战舰。
这些战舰都是大明工匠改装的,比历史上同时期的蒸汽机战舰强大数倍。
至于陆军,朱由校抽调三个营京营将士,勇士营骑兵,御前豹韬卫精骑上万人,两个重炮营,加起来足有十多万大军。
虽然相对整个欧洲不算多,但大明没指望占领欧洲,横扫他们足够了。
为了运输这些军队,朱由校调集众多运输船,包括因为贸易受阻的商船,众多商人也是积极的很,贸易受阻这些海商损失不小,巴不得朝廷干净揍一顿这些蛮夷。
至于后勤,前几年占领非洲的各个据点,就开始囤积粮食武器弹药,方便就近运输,足够支持这次大战。
天启二十八年四月,大明正式出兵,因为船队规模太大,路途上也要休整根据预计,要到明年八月才能到达欧洲。
与此同时,欧洲那边也知道和大明一战避免不了,开始组建联军,各国七凑八凑的整了五十万大军,实力最强的英国作为主导。
至于法国,目前还在和建奴对峙,根本抽不开身,只能让出这次主导权。
同时欧洲国家还联络了奥斯曼,想让他们同时攻击明朝,牵扯大明的精力。
不过奥斯曼这几年内乱不断,近卫军甚至又搞了一次军变,也就是穆拉得四世准备充分,不然指定已经步了奥斯曼二世的后尘。
这几年不满近卫军的人和近卫军斗的很激烈,穆拉得四世忙着平衡国内乱局,实在没能力搅和这次大战。
而且奥斯曼也被之前的大明打怕了,只是两万人就把他们弄的那么惨,要是惹急了大明,调集十万大军过来,那奥斯曼还能不能存在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