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坤在王彦明家待到很晚,他详细问了古南省汽车制造厂的情况。
他最关心的,还是汽制厂的技术力量。
目前来说,几十年的工厂,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产品,都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
“二十年前,由国家一机部汽车工程学会,召集古南省汽车制造厂、石家庄汽车制造厂、江苏仪征三个汽车制造厂家的技术员,在天津国家汽车研究所,承担6450新型吉普车底盘的设计改造。当时,我也有幸参加了,正是因为有了6450底盘的生产和设计能力,我们才能生产湘江牌汽车,技术真的是一家企业的生命和灵魂。”
吴建华觉得朱炳坤说到了重点,如果一家企业没有真正的技术,永远也做不大,做不好。
王彦明也说道:“我记得二十多年前,古南境内路面上跑得最多的汽车,一是老苏联的嘎斯车,其次就是一汽的解放牌。后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南京汽车制造厂生产的2.5吨嘎斯车因其载重量限制,大家转而将目光投向载重量4吨,外形酷似解放牌 的湘江牌载重卡车。那个时候的湘江汽车,一车难求呢,非常的火爆。”
“第一辆湘江牌汽车下线,年产量100辆左右。湘江牌汽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追捧,但由于当时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汽制每生产一辆汽车,都属于了国家计委控制下的国家计划物质指标,一般单位和企业是难以买到的,即便本地也只有极少的指标分配。
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汽制的生产规模日渐扩大。加之长春一汽产能有限,汽制生产的湘江卡车,在当时整个湖南乃至全国成了抢手货。”
朱炳坤问:“如果现在再生产卡车,你觉得湘江汽车还能跟得上时代吗?”
“我们的卡车与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脱节,目前全国能制造汽车的厂家很多,古南就有好几家,甚至还有些民营企业,他们敲敲打打,因为生产成本低,质量也还过得去,也有一定的销路。”
朱炳坤说道:“我知道,楚都县就有个潭洲汽车。”
他之前也调研过这家企业,十几个人合股搞出来的,主要是组装客货两用车,这也是目前最适合国情的汽车,虽然质量不算特别好,但因为价格便宜,也算很红火。
同样都是汽车,湘江汽车因为摊子铺得太大,人员众多,福利又好,还有那么多配套设施,所有的一切成本,最终都要转化到产品身上的。
同样是一辆车,湘江汽车的成本,可能是潭洲汽车的三倍,甚至是五倍,在市场经济下,怎么竞争得别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