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明知道情况不利还要发动大战,那是十分危险的行为,例如公孙瓒就一战葬送了自己的诸侯地位。
刘备老于用兵自然不会做出这种事情,只是就必须要与袁绍军展开对峙。
这种对峙,看似无聊,却是战争史上的常态,甚至是战争史上最正常的模式。
双方不停地机动自己的兵马,试图让对方露出破绽,从而使己方要么切断对方粮道不战而胜,或者迫使敌人接受不利局面下的会战。
刘备军更加训练有素,自然在机动中占据优势。但是,袁氏在冀州经营多年,城池和营垒抵消了这种优势。
所以双方就在这一带是反复机动,展开对峙。尤其是刘备军,在尽一切可能,多破坏一些城池的防御设施,为大军后续进攻打下一个坚定的基础。
在这场漫长的对峙里,唯一一个极为关键,但是动都动不了的,就是被困黎阳的张合。
他的两万兵士,牵制了两万刘备军精锐,并且威胁刘备军从南方运输物资的重要渡口之一,自然是刘备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是,黎阳城池经过加固,并不容易攻克,尤其是在冬天。
所以,张合足足守了四个月,手中士兵在刘备军的围困和反复骚扰袭击之中损失了接近一万士卒。
粮食虽然还没有耗尽,但是面对已经修建完善的防御设施,以及大量的工事,不管是张合还是守城的士兵都逐渐绝望。
尤其是士兵们,他们很清楚,援兵怕是来不了了。袁绍军甚至连使者都没办法送来任何的给养,只能是带来一些看上去很重要,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的东西。
比如说,袁绍送来了敕封县侯和镇南将军的敕命和印信,真的是雪中送花的行为。
可惜,张合确实是一点也不想突围,他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突围。而这些封号,就是袁绍希望他不要投降罢了。
与此同时,刘备军的劝降也是从来没有停下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