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汉室衰微,朝纲倾颓,四方豪杰并起,天下陷入了一片大乱之局。往昔繁华的中原大地,如今处处烽火连天,硝烟弥漫,各路诸侯纷纷割据一方,为了争夺领土和资源,战火纷飞不休。在这乱世之中,曹操凭借着其卓越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才能,成功地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掌控于股掌之间,借此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基本平定了北方的广袤土地后,其野心也随之急剧膨胀,宛如一只贪婪的巨兽,将目光犀利地投向了南方富饶的荆州和江东之地,妄图凭借着自己的强大兵力,一举扫平南方诸雄,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霸业。
值此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关键时刻,刘备刚刚经历了一场与曹操的惨烈交锋,不幸遭遇大败,军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兵败将暂居江夏,以求暂时的喘息之机和生存空间。然而,刘备深知,若想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谋求长远的发展,单凭自己目前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寻求强有力的盟友共同对抗曹操。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决然地派遣了自己最为倚重的智囊诸葛亮前往江东,肩负着艰巨而又重大的使命,试图与孙权达成联盟,携手共同抗击曹操的南侵之势,为自己和整个蜀汉势力寻得一线生机与希望。
诸葛亮肩负着刘备的重托,踏上了前往江东的征程。一路上,他思绪万千,深知此次江东之行充满了艰难险阻和未知变数。江东之地,人才济济,谋士如云,他们对于曹操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的主张投降以保平安,有的则力主抗争以扞卫江东的尊严和独立。而自己此番前去,不仅要面对江东众多谋士的唇枪舌剑和质疑刁难,还要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说服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达成孙刘联盟的战略目标,这无疑是一场智慧与口才的严峻考验。
当诸葛亮踏入江东的议事大堂时,他便敏锐地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紧张和疑虑的气氛。大堂之上,江东的文臣武将们齐聚一堂,目光纷纷投向这位来自远方的使者,眼神中既有好奇,也有审视,更有几分警惕。座间忽然有一人挺身而出,发难之声打破了片刻的宁静。此人乃是步骘,只见他神色傲慢,微微扬起下巴,高声问道:“孔明先生,瞧你此番前来,莫不是打算效仿那苏秦、张仪之流,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来游说我东吴,使其陷入这乱世的纷争之中吗?” 这一问,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饱含着对诸葛亮的质疑和对刘备势力的轻视,同时也试图挑起江东众臣对诸葛亮此行目的的怀疑,以达到阻止孙刘联盟的目的。
诸葛亮闻听此言,神色镇定自若,目光如炬,缓缓地扫视全场,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与坚毅。当他的目光落在步骘身上时,心中已然有了应对之策。他从容不迫地答道:“步先生,看来您对苏秦、张仪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把他们当作是摇唇鼓舌、徒逞口舌之利的辩士,却全然不知他们身处乱世之中,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谋略,纵横捭阖,实乃匡扶乱世、成就大业的豪杰之士。苏秦佩六国相印,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和深邃的政治眼光,促成了六国合纵联盟,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使得秦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敢轻易东出函谷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天下的平衡与稳定;张仪两度出任秦国宰相,凭借着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高超的谋略手段,巧妙地运用连横之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为秦国的崛起和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二人皆有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所行之事皆为天下大势所趋,岂是寻常人等所能企及?如今,曹操大军压境,诸位听闻他几句威吓之词,便心生畏惧,甚至想要屈膝投降,忘却了江东之地的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打拼下来的基业,又有何颜面去笑话苏秦、张仪这些在乱世中建立不朽功勋的豪杰呢?”
诸葛亮的这一番言辞,犹如一记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江东众臣的心头。他的话语条理清晰,论据充分,不仅有力地反驳了步骘的质疑,还巧妙地将苏秦、张仪的功绩与当前的局势相结合,暗讽了江东众臣的软弱和短视。步骘被驳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原本傲慢的神色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羞愧和尴尬。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来挽回颜面,但终究还是未能吐出一个字来,只得默默地低下头,缓缓地坐回自己的座位,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大堂之上的气氛也因诸葛亮的这一番精彩辩驳而变得更加凝重和复杂,江东众臣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来自刘备阵营的使者,心中对他的智慧和口才也有了新的认识和忌惮。而诸葛亮则依旧神色从容,静静地站在大堂之中,等待着下一轮的挑战和交锋,他深知,这场关乎孙刘两家命运乃至整个天下走势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那气氛凝重的江东议事堂中,谋士陆绩心中本就对刘备一方存着轻视之意,此刻见步骘被诸葛亮轻易驳倒,心中不服,便紧接着起身质问。他挺直了腰杆,眼神中带着几分傲慢与不屑,高声说道:“曹操乃是相国曹参的后裔,身世何等显赫尊贵,世代沐浴着大汉的恩泽,有着深厚的根基和人脉;而那刘豫州呢?不过是个出身低微的织席贩履之徒罢了,在市井之间艰难谋生,毫无根基可言,这样的人,他凭什么有胆量与曹操抗衡呢?简直是自不量力!” 言罢,他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等待着诸葛亮的窘迫与无言以对,同时也环顾四周,期望从同僚们的眼神中寻得一丝认可与支持。
诸葛亮静静地听完陆绩的这番话,不怒反笑,仰天大笑起来。那笑声爽朗而豪迈,在议事堂内久久回荡,让众人皆为之一愣。笑声渐止,诸葛亮神色从容地说道:“陆先生,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曹操虽为名臣之后,本应秉持着忠诚与正直,继承先辈的遗风,为汉室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然而今时今日,他却依仗着手中的权势,专擅朝政,肆意妄为,将天子置于傀儡之位,目无君上,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行径。此等行为,岂止是对汉室的不忠?更是对其祖先声誉的严重亵渎!他早已背离了作为臣子的本分和道义,又有何颜面去提及自己那所谓尊贵的出身呢?”
诸葛亮微微一顿,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继而提高了声调,继续说道:“反观刘豫州,他乃汉室宗亲,当今皇叔,身负着兴复汉室的神圣使命和责任。若论出身,那开创大汉四百年基业的汉高祖刘邦昔日也不过是区区亭长,在微末之时从事着平凡的事务。然而,英雄不问出处,刘邦凭借着其非凡的智慧、果敢的气魄和远大的志向,最终成就了帝王霸业,名垂青史。如今刘豫州虽暂时身处困境,但他胸怀天下,心系苍生,有着仁义之德和英雄之才,这织席贩履的过往又何耻之有呢?倒是阁下,以出身论英雄,见识如此短浅狭隘,犹如小儿之见,只知追逐表面的虚荣与权势,而不懂得洞察人心与大势,实在是没有资格与高士共论这天下大事!”
诸葛亮的这一番言辞,犹如一把锐利的宝剑,直直地刺向陆绩的要害。陆绩只觉得脸上一阵滚烫,瞬间面红耳赤,羞愧之色溢于言表。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般,嗫嚅着却再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在众人的注视下,他只感到无地自容,只好尴尬地挪动着脚步,缓缓地坐回了自己的原位,将头深深地埋了下去,试图躲避那一道道异样的目光。
而诸葛亮却并未因此而停下脚步,他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思维、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口才,继续从容应对着江东众谋士的发难。严畯、程德枢等人见陆绩如此狼狈收场,心中虽有些忌惮,但仍抱着一丝侥幸,相继抛出了一个个尖锐的问题,试图从各个角度来为难诸葛亮,以维护江东谋士的颜面和立场。然而,诸葛亮皆能迅速洞察他们话语中的破绽和漏洞,引经据典,以理服人,将他们的观点一一驳斥得体无完肤。在诸葛亮的犀利言辞下,严畯、程德枢等人逐渐陷入了词穷的境地,被驳得哑口无言,只能默默地站在原地,满脸沮丧,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挫败与无奈。
江东众谋士的第一轮攻势就此被诸葛亮轻松挫败,议事堂内一片寂静,只剩下诸葛亮那沉稳而自信的呼吸声。众人望向他的眼神中,既有惊讶与钦佩,也有一丝不甘与警惕。而诸葛亮则神色依旧淡定自若,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接下来的挑战与机遇,深知这场关乎孙刘联盟成败的较量,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
诸葛亮深知此次面见孙权事关重大,成败与否将直接影响孙刘联盟的走向。于是,他在堂外先停下脚步,神色庄重地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稳步迈进堂上。抬眼望去,只见孙权端坐于上位,相貌堂堂,气宇轩昂,周身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其眼神深邃而坚毅,隐隐透着江东之主的威严与谋略。诸葛亮心中暗自思量,当下便有了计较,他打算巧妙地运用言语来刺激孙权,借此试探其抗击曹操的决心究竟有几分。
孙权见诸葛亮进来,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来自刘备阵营的谋士。他率先打破沉默,开口问道:“曹兵此次南下,共有多少人马?” 诸葛亮神色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缓缓答道:“据我所知,约有一百余万。其兵力之盛,浩浩荡荡,从北方一路绵延而来,营帐连绵不绝,气势着实惊人。” 孙权闻听此言,心中不禁一惊,脸色微微一变,暗自思忖曹操兵力竟如此雄厚,这江东之地能否抵挡得住这般强大的攻势?片刻之后,他又强压下内心的不安,接着问道:“那曹操部下战将又有几何?想必也是猛将如云吧?” 诸葛亮微微眯起双眼,仿佛在脑海中仔细盘算着一般,随后答道:“曹操帐下足智多谋之士众多,能征惯战之将更是数不胜数,粗略估算下来,加起来总有一两千人之众吧。这些将领皆历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为曹操的霸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这番话,脸上的忧色愈发浓重,他双手紧握着座椅的扶手,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曹操此番引兵而来,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分明是意在吞并我江东之地,将我孙氏基业据为己有。如今战与不战,实乃关乎江东生死存亡的大事,还望先生为我出谋划策,指明一条出路。” 诸葛亮见孙权已被曹操的兵力所震慑,心中明白时机已到,便故意叹了口气,做出一副无奈的神情,说道:“依我之见,曹操势力浩大,兵多将广,且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将军若与之硬拼,恐江东之地将生灵涂炭,百姓受苦。依当下形势而论,将军不如降了他,尚可保得一方平安,家族也能得以保全,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孙权一听此言,眉头瞬间紧皱在一起,眼神中闪过一丝愠怒。他心中暗自恼怒,心想这诸葛亮莫不是在消遣自己,竟劝他投降曹操,这岂是他孙权所能容忍之事?于是,他反问道:“那么,刘豫州为何不降曹操呢?他如今不过是寄人篱下,兵微将寡,又有何资本与曹操抗衡?却还在苦苦支撑,不肯屈服。”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神色陡然变得激昂起来,高声道:“刘豫州乃汉室宗亲,血脉纯正,承继着大汉的皇统与尊严。他英才盖世,心怀兴复汉室之壮志,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秉持着正义与仁德,志在扫除奸佞,恢复汉室江山。如此英雄豪杰,怎会因一时的困境而屈居人下,委身事贼!刘豫州所坚守的,不仅仅是一份领土与势力,更是汉室的尊严与希望,其高义与风骨,令人敬仰。”
孙权闻听诸葛亮此言,顿时勃然变色,脸上一阵白一阵红。他冷哼一声,心中的怒火燃烧得愈发旺盛,觉得诸葛亮这是在故意抬高刘备而贬低自己,同时也对诸葛亮的意图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猛地站起身来,拂袖转身,头也不回地快步退入后堂,只留下满堂惊愕的江东臣子和神色平静的诸葛亮。诸葛亮望着孙权离去的背影,心中明白自己的激将法已初步奏效,接下来就看孙权能否冷静思考,做出正确的抉择,而孙刘联盟的命运,也正悬于这一线之间。
鲁肃在一旁将诸葛亮与孙权的对话听得真切,见孙权满脸怒容地拂袖而去,心中焦急万分,赶忙上前埋怨诸葛亮道:“先生为何出此等言语?这般公然轻视我家主公,实在是太过分了!如今曹操大军压境,我们正需齐心协力共商对策,先生此举岂不是在破坏孙刘联盟的大好局面?” 鲁肃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和嗔怪,他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诸葛亮却神色镇定自若,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他微微抬起头,面带微笑地说道:“子敬莫急,我自有破曹良策,只是方才观孙将军的表现,似被曹操的兵力所震慑,器量略显狭小,未必能听得进去我的肺腑之言。如此一来,这联盟之事怕是要横生波折啊。” 诸葛亮的话语不疾不徐,却透露出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让人捉摸不透他心中究竟打着怎样的算盘。
鲁肃听了诸葛亮的这番话,心中一动,觉得事有蹊跷。他深知诸葛亮智谋过人,绝非轻易口出狂言之辈,此番言语背后必定另有深意。想到此处,鲁肃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快步赶到后堂。此时的孙权正气愤地在堂内踱步,脸色阴沉得可怕。鲁肃见状,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将诸葛亮的话原原本本地告知了孙权。
孙权听后,心中先是一愣,随即微微一动,不禁停下了脚步。他细细回味着诸葛亮的话,心中暗自思忖:这诸葛亮难道是故意用言语来激我?想到此处,孙权的怒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好奇与疑惑。他意识到,此事或许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诸葛亮或许真的有什么锦囊妙计。于是,孙权忙命人将诸葛亮请入后堂,想要一探究竟。
诸葛亮进堂后,先是恭敬地向孙权行了一礼,诚恳地说道:“方才言语冒犯之处,还望孙将军海涵。实乃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还请将军恕罪。” 孙权微微点头,示意诸葛亮起身。诸葛亮直起身来,神色变得异常诚恳,双目紧紧地盯着孙权,缓缓说道:“曹操人马虽多,看似来势汹汹,实则隐患重重。他们长途跋涉而来,一路历经艰辛,早已疲惫不堪,将士们的士气和体力都已消耗殆尽,如今不过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况且曹操的士兵大多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在这长江之上,战船颠簸,他们连站稳脚跟都成问题,更何谈作战?此乃其致命弱点,无可弥补。至于荆州百姓投靠曹操,那也不过是迫于曹操的兵威,为求一时的安稳罢了,并非真心归附于他。他们心中对曹操的残暴统治多有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将军若能与刘豫州携手同心,紧密合作,发挥我们各自的优势,必能抓住曹操的这些弱点,给予其致命一击,从而战胜曹操,成就一番大业。如此,不仅能保得江东之地的平安,更能在这乱世之中树立威名,青史留名啊!”
小主,
孙权听了这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脸上的阴霾渐渐散去,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他不由自主地微微点头,心中对诸葛亮的话颇为心动。原本因曹操兵力强大而产生的忧虑也减轻了许多,开始认真思考起孙刘联盟的可行性和前景。孙权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战胜曹操的那一天,他知道,接下来与诸葛亮的谈话,将至关重要,关乎着江东的命运和未来。
张昭等一班文官在江东素以智谋和稳健着称,他们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发展,对曹操的强大实力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忌惮。当听闻孙权竟有兴兵抗曹之意时,顿时心急如焚,仿佛看到了江东即将陷入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可怕景象。于是,他们急忙匆匆赶来,试图劝阻孙权这一在他们看来极其危险的决定。
孙权此时坐在堂上,心中本就因曹操的百万雄师而忐忑不安,对于抗曹与否始终犹豫不决,犹如置身于天平的两端,难以抉择。张昭等人的到来和苦劝,无疑让他内心的天平更加摇摆不定。这些文官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陈述着曹操的兵力如何强盛、军威如何浩荡,而江东与之相比是如何的势单力薄,若贸然兴兵,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给江东带来灭顶之灾。他们言辞恳切,神情焦虑,那股子焦急劲儿仿佛恨不得立刻将孙权从这危险的边缘拉回来。孙权被他们这么七嘴八舌地一搅和,心中的疑虑愈发浓重,更加难以决断下一步该如何行事,只觉得头疼欲裂。在这混乱与迷茫之中,他突然想到了周瑜,那个才智超群、谋略过人的得力助手,或许只有他才能在这迷雾中为自己指明方向。于是,孙权立刻命人去请周瑜前来商议对策,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周瑜这边,在得知曹操大军将至的消息后,深知事态紧急,一刻也不敢耽搁,早已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柴桑。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分析着敌我双方的优劣形势。鲁肃见到周瑜后,不敢有丝毫懈怠,赶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要地向他叙述了一遍,从诸葛亮的到来,到与孙权的初次会面,以及朝堂上众人的反应,事无巨细,一一详述。周瑜静静地听着,面容沉稳,眼神深邃,让人难以捉摸他心中的想法。待鲁肃讲完,周瑜沉思片刻,微微眯起双眼,心中似乎已有了主意,便让鲁肃去请诸葛亮来相见,他想亲自会一会这位声名远扬的诸葛孔明,探探他的虚实与智谋。
鲁肃刚一离开,还没等周瑜缓过神来,张昭等文官便如同潮水般鱼贯而入。他们满脸忧虑,神色焦急,一见到周瑜,便迫不及待地围了上去,苦口婆心地劝说周瑜一定要劝孙权投降曹操。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各种理由,从曹操的势力庞大,到江东的兵力不足,再到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性,言辞恳切,情真意切,仿佛已经看到了江东投降后的 “和平景象”。周瑜心中却另有打算,他深知这些文官们目光短浅,只看到了表面的强弱对比,却忽略了许多关键因素。但他并未立刻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不动声色地听着,偶尔微微点头,让人误以为他被说动了。待张昭等人说得口干舌燥,周瑜才不紧不慢地满口答应下来,那副模样让文官们误以为周瑜真的会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劝说孙权投降,心中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气。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周瑜的心思。不一会儿,黄盖等一群武将也风风火火地赶来求见周瑜。这些武将们个个身经百战,性格豪爽,对曹操的侵略行径义愤填膺。他们一进堂内,便大声叫嚷着,声称宁死也绝不向曹操投降。他们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响亮,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无畏的勇气,仿佛只要周瑜一声令下,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冲向曹军,与之决一死战。周瑜见状,心中暗自欣慰,脸上也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站起身来,神色庄重而坚定,环顾四周,然后大声表明自己正欲与曹操决一死战的决心,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如同激昂的战鼓,瞬间点燃了武将们心中的斗志,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抗曹的信念。
不久,鲁肃带着诸葛亮来了。周瑜见诸葛亮进来,便故意神色凝重地说道:“此战我东吴必败无疑啊!曹操的兵力太过强大,我们根本难以与之抗衡。若投降曹操,或许尚可保得江东一时之平安。明日见了主公,你我当劝他及早归降才是,切不可因一时的意气而断送了江东的前程。” 周瑜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诸葛亮的表情,试图从他的脸上捕捉到一丝慌乱或惊讶。鲁肃在一旁闻言,顿时大惊失色,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在他看来,周瑜一直是主张抗曹的,怎么如今突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这让他感到既意外又着急,于是忙不迭地与周瑜争辩起来。他涨红了脸,声音也因激动而变得有些颤抖,言辞恳切地陈述着抗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试图说服周瑜改变主意。而诸葛亮站在一旁,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二人争论不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那笑容中似乎带着几分嘲讽和洞察一切的智慧,仿佛在说:“你们这唱的是哪一出啊,我早已看穿了一切。” 他双手抱胸,眼神淡定而从容,静静地等待着这场闹剧的收场,因为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鲁肃见周瑜与自己争执不下,且周瑜似乎心意已决,心中愈发焦急,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无奈。他急切地转过头,望向诸葛亮,声音微微颤抖地问道:“诸葛先生,事到如今,您可有何良策?这关乎着江东的生死存亡,还望先生不吝赐教啊!”
诸葛亮站在一旁,神色从容淡定,仿佛这紧张的气氛丝毫影响不到他。听到鲁肃的询问,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缓缓答道:“我倒还真有一计,此计甚妙,不需我方动用一兵一卒,便可令曹操大军立刻退兵,化解这眼前的危机。”
周瑜原本正与鲁肃争得面红耳赤,听闻诸葛亮此言,心中不禁一动,好奇心顿起。他心想,这诸葛亮向来足智多谋,不知此次又会想出怎样的奇招。于是,他迫不及待地连忙问道:“哦?不知先生所言是哪两个人?竟有如此神奇功效,能让曹操退兵?”
诸葛亮神色悠然自得,不急不缓地说道:“听闻这江东之地,有两位倾国倾城、貌若天仙的美女,一个叫大乔,一个叫小乔。这曹操本就是个出了名的好色之徒,贪恋女色,此次他不惜劳师动众,引兵百万前来进攻江东,依我之见,其真实目的恐怕并非仅仅是为了扩张领土,这两位女子才是他的真正目标。将军若是能狠下心来,将这二人献出,曹操必定会欣喜若狂,心满意足,如此一来,他自然就会退兵,这场危机便可迎刃而解。”
周瑜一听这话,顿时气血上涌,怒发冲冠。他猛地一拍桌子,“啪” 的一声巨响,震得桌上的茶碗都跳了起来。只见他脸色涨得通红,双眼圆睁,仿佛要喷出火来,大声骂道:“这老贼实在是欺人太甚!竟敢妄图染指我江东二乔,简直是白日做梦!他这是不把我东吴放在眼里,不把我周瑜当回事!”
诸葛亮佯装一脸吃惊的模样,瞪大了眼睛,故作疑惑地问道:“将军为何会为了这两个女子如此动怒?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难道将军还顾念儿女私情不成?”
周瑜咬牙切齿地说道:“先生有所不知,这大乔乃是孙伯符将军的遗孀,是我东吴的主母,深受敬重;而小乔,则是我的妻子,与我夫妻情深。曹操此举,分明是对我东吴的公然挑衅和羞辱,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周瑜堂堂七尺男儿,怎能容忍这等耻辱!”
诸葛亮连忙站起身来,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拱手道:“哎呀,我实在是不知内情,方才言语冒犯了将军,还望将军恕罪。我只是一心想着如何退兵之策,未曾考虑到这其中的复杂关系,实在是罪该万死。”
周瑜此时已是满脸通红,情绪激动到了极点,双眼喷火般地看着诸葛亮,大声道:“曹操这等恶贼,我与他势不两立!今日之事,绝无妥协余地。孔明先生智谋过人,还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你我一同击破曹贼,让他知道我东吴的厉害,也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诸葛亮见周瑜已然被彻底激怒,自己的目的已然达到,心中暗自欣喜。他微微点头,神色庄重地说道:“将军放心,既然将军有此决心,亮自当竭尽全力,与将军并肩作战,共抗曹操。” 说罢,诸葛亮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知道,孙刘联盟的第一步已然成功迈出,接下来便是与曹操在这赤壁战场上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智谋与武力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