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看明朝历史#】
【公元1664年,朱由检在北京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复活,登基称帝。
定国号大明,建元崇祯,正式建立明朝。
被清政府统治了两百七十六年的中华大地,终于迎来了一缕曙光。
同年三月,朱由检集结三千太监深夜猛攻紫禁城,终于将李自成赶出了北京。
这一战不仅打出了大明朝的赫赫威名,还为日后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丰功伟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三桂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信心大增,率领全体明军将清朝赶至关外。
朱由检表示吴三桂就是大明朝最可靠的忠臣。】
大明,应天府。
“终于到咱的大明了。”
朱元璋死死按住朱棣的肩膀:
“好好看看你的儿孙干了些什么好事……”
听到三千太监反攻紫禁城,朱元璋的声音戛然而止,愣在原地。
“是咱听错了,还是后人说错了?”
“勋贵们呢?”
倒着讲是反攻,那原本的历史就是守卫。
到最后为王朝尽忠的居然是自己一直看不起的太监?
念及此处,朱元璋心凉了半截,咱对勋贵们很差吗?
与国同休,历朝历代的勋贵待遇都比不上咱给他们的。
怎么到头来,拱卫的大明的是一群太监?
“爹,肯定也有勋贵殉国,只是单提三千太监比较有反差感。”
“后人为了引人注目,为了获取流量,什么事都敢说,这人无非用些春秋笔法而已,总比刚才的九十岁老人怀孕要可信的多……”
老朱愣在原地,朱棣应该直接跑。
但自家岳父也是勋贵,自己称帝之后他们还是皇亲国戚,听天幕讲,自己甚至让他们在南京拥有祭祀父皇的权利。
若是他们都没有殉国,跑了……乃至直接降清朝,那这大明朝得烂到什么地步?
爹的脾气,谁不了解,自己再不出言劝两句,勋贵们还能见到太阳吗?
“爹,四弟说的有道理,至少开平王一脉、魏国公一脉、西宁侯一脉肯定是死在抗清的路上。”
朱标也跟着劝解道,并说出了三个勋贵家族。
一个是自己原配太子妃常家妹子的家族。
一个是老四的徐家妹子的家族。
另一个则是镇守云南,不是亲兄弟,却比亲兄弟更亲的沐英家族。
常氏,朱标是了解的。
沐英,朱标也是了解的,即便后人不孝,但满清可没傻到让他们继续世袭云南,除了抗清,他们别无选择。
至于徐氏,他们更没得选,从老四开始,大明皇帝都有徐氏血脉,他们除非是傻子,才会选择投降满清。
所以朱标很自信的说出三人名字,又眼神示意朱棣和自己一起,将老朱扶回座位。
“那蓝玉他们呢?”
老朱任由儿子扶着自己,浑浑噩噩的问道。
“爹,天幕说我死后,蓝玉被您杀了,其他勋贵也……”
老朱又问道:“老四,那靖难勋贵呢?”
朱棣无言,我还没造反,怎么知道靖难勋贵都有谁?
老朱被天幕惊的浑浑噩噩,宋朝有崖山数十万军民,元朝也不乏文臣武将为国而死。
到大明,就只剩三千太监了,这让老朱如何能够接受……
大明的开国皇帝有些惆怅。
大明的末代皇帝在写写画画。
崇祯年间。
“太监可用,唉,魏忠贤杀早了。”
“嗯,吴三桂放寇入关。”
崇祯又提笔写下吴三桂的名字。
换做从前,但凡自己觉得吴三桂有反心,早就一纸诏书,让他自尽。
但现在,真的知道吴三桂反了,崇祯反而有些释然。
崇祯从天幕学到了多少知识,不太好说。
但他学了一点:要团结可以团结的大多数,才有胜利的希望。
中兴大明,当个世祖或者中祖,崇祯不敢想。
但把女真挡在关外,甚至剿灭,崇祯还是敢想一想的。
甚至有生之年,即便打不了红毛蛮夷,但收拾一下倭国,崇祯偶尔还是敢想一下的。
【三个月之后李自成再次兵败西安,于是只好自降为闯王,带着残部退至汝州附近。
朱由检为了斩草除根复活了大明第一猛人孙传庭,并于1643年在汝州大败李自成。】
“孙传庭败了?”
“他怎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