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想走?没门!

“叔父,我愿意留下。”杰哇秋央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好,我给你五万人!”达札路恭道,“总之,无论如何也必须将安西军挡在象雄境内至少两个月,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务必达成这点!”

“叔父放心,别说是两个月,两年都没问题。”杰哇秋央信心十足。

杰哇秋央并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基于之前两个多月时间与安西军反复拉锯之后得出的客观结论,吐蕃军真找到了破解唐军大炮的策略。

达札路恭无愧吐蕃名将美誉,懂得因地制宜。

下勇部帅臣尚赞摩只知道生搬硬套,在怒江两侧陡坡上修筑了三千多个墩台,但是中间河谷却直接弃守,因而直接陷入了绝境。

达札路恭就没放弃中间的信图河谷。

但是一般的防御工事又扛不住安西军的大炮。

达札路恭冥思苦想了半个月,终于想到了一个笨办法。

这个笨办法就是加厚加固河谷中的墩台墙壁,甚至将土墙改成石墙。

遍布河谷的石头也确实给吐蕃军提供了便利,于是乎,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吐蕃军又沿着河谷抢修了数百个石头墩台,而且石墙足足有一丈厚。

而且这几百个墩台的石头墙并不是简单的用石头堆砌,而是用拌了稻草和糯米汁的三合土作为粘合剂的石墙,安西军的两寸山炮完全构不成威胁。

正是凭借这几百个石头墩台,吐蕃军才得以挡住安西军。

也正是因为有这几百个墩台,杰哇秋央才敢说这样的大话。

然而达札路恭却是不敢大意,叮嘱侄子:“千万不可大意,安西军除了两寸山炮外,还有四寸野炮以及六寸重炮,眼下出现在象雄境内的只有两寸炮,咱们的墩台可以挡住两寸炮的攻击,却未必挡得住四寸炮以及六寸炮的攻击,所以要小心!”

“叔父放心,小侄心里有数。”杰哇秋央完全没有当回事。

达札路恭虽然不放心,却还是点起上勇部主力离开了象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