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世界仿佛瞬间崩塌,只剩下一片死寂与黑暗。

在这巨大的悲痛笼罩下,他机械地忙碌着收敛朱樉的尸首,每一个动作都迟缓而僵硬,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沉重。

他的眼神空洞得好似失去了焦距,整个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没有尽头的黑暗隧道,泪水早在之前就已流干,只留下满心那如同实质般的悲恸与茫然。

待一切终于收拾妥当,秦一拖着仿若被千斤重负压垮的身躯,一步一步,如履薄冰般艰难地朝着皇宫走去。

“启禀太上皇,皇上!大明逍遥王,于方才,薨了!!”

当秦一终于走到众人面前,声音沙哑且带着无尽的悲痛,将朱樉离世的消息禀报众人时,刹那间,仿佛一道晴天霹雳,直直地劈在众人头顶。

众人的身体瞬间一震,皆如遭雷击,脸上刹那间被浓重得化不开的悲伤所笼罩。

马皇后听闻此讯,原本满是慈爱与温和的面容瞬间扭曲,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夺眶而出。

她双手颤抖得如同秋风中的残叶,慌乱地捂住脸庞,口中不停地喃喃念着:“樉儿,我的樉儿啊……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老天爷啊,你为何如此狠心……”

声音带着无尽的悲怆与难以置信,仿佛这只是一场可怕的噩梦,只要她大声呼喊,就能将儿子从死神手中夺回。

朱元璋身形猛地一晃,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狠狠击中,险些站立不稳,身旁的侍从眼疾手快,赶忙上前搀扶。

朱标面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眼眶泛红得犹如熟透欲滴的樱桃,里面噙满了即将决堤的泪水。

“秦一,你告诉咱,二弟他,可算走的安详?”

“回陛下,爷走的很是安详!”

“那就好,那就好!!”

···

很快,“大明逍遥王薨了”的消息,如同迅猛的疾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传遍了大明的每一寸土地。

大街小巷,街头巷尾,人们都在低声地谈论着这位英年早逝的王爷。

···

···

头七下葬那日,天空阴沉沉的,厚重的乌云仿佛要压下来一般,沉甸甸地笼罩着整个世界,仿佛连天地都在为朱樉的离去而默哀。

压抑的氛围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地包裹着每一个人,让人喘不过气来。

朱棡、朱棣、朱橚,以及当今太子朱雄英,四人主动肩负起为朱樉抬棺的重任。

他们步伐沉重而缓慢,每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每一步落下,都像是在与大地诉说着他们内心深处的不舍与哀伤。

一行人沉浸在深深的悲伤与麻木之中,缓缓朝着早已准备好的陵寝前行。

然而,令人震撼不已的是,每走一步,就会有当年吴王卫退下来的将士,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只见一位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将士,身姿挺拔如松,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绝,他高高举起手中的佩剑,高喝道:“末将王虎,曾为吴王卫百户!王爷待我恩重如山,末将愿随王爷一同赴黄泉,在地下继续追随王爷左右!”

言罢,抽出腰间的佩剑,毅然决然地自刎。殷红的鲜血如喷泉般喷洒而出,洒在土地上,洇染出一朵触目惊心的血花,那血花仿佛在诉说着这位将士对王爷的忠诚与不舍。

小主,

紧接着,又一位身材矫健,目光炯炯的将士站了出来,他身姿笔直,如同标枪一般,大声喊道:“末将李勇,原吴王卫什长!末愿以死相随,报答王爷的恩情!”

话音未落,同样毫不犹豫地自刎倒地,鲜血在土地上蔓延开来,与之前的血迹融为一体。

···

···

一步几乎一人,一路上,皆是如此悲壮的场景。

每一位将士都用自己的生命,向他们敬爱的王爷表达着最忠诚的追随。

鲜血染红了道路,那是将士们用生命谱写的忠诚之歌,这歌声在阴沉的天空下回荡,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百姓们听闻此景,纷纷自发地跟在队伍后面。他们被这些将士的忠义所深深感动,也为朱樉的离世而悲痛万分。

人群中哭声一片,此起彼伏的哭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曲悲痛的挽歌,在天地间久久回荡。整个天地都沉浸在无尽的哀伤之中,仿佛世间万物都在为朱樉的离去而默哀。

当队伍终于抵达陵寝,将朱樉的棺椁缓缓放入墓穴时,朱棡、朱棣、朱橚和朱雄英四人早已泪流满面,泪水模糊了他们的双眼。他们望着那渐渐被掩埋的棺木,心中五味杂陈,仿佛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

“吾等逍遥王亲卫,誓死追随王爷!!”

“王爷,吾等来了!

···

···

葬礼结束后,秦一独自来到朱樉的墓前,静静地跪了下来。

他望着墓碑,眼神中充满了眷恋与不舍,仿佛墓碑后的人只是暂时沉睡,随时会醒来与他交谈。

他轻声说道:“爷,您放心走吧,这边的事情,秦一都帮您处理好了,秦一很快就来陪您。”

言罢,他缓缓抽出腰间的匕首,毫不犹豫地刺向自己的心脏。

鲜血从他的胸口涌出,洇红了他身前的土地,但他却面带微笑,仿佛看到了朱樉正在前方等着他,一如既往地对他露出那熟悉而温暖的笑容。

···

“秦一,你小子怎么才来啊?”

“来来来,先罚酒三杯!”

“就是,都到下面了,你小子还想压我们一头?”

“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