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帝双手负于身后,来回踱步,目光却始终落在那些臣子身上。
“这就是你们的鞠躬尽瘁!好一个百姓为重,好一个江山为重,有你们这群蛀虫啃噬我大越基业,大越如何能好?”
“你们要做那亡国之臣吗?”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满朝文武大骇,纷纷跪地。
瞧着那乌泱泱的脑袋,天元帝抬手指着下方,冷声道:“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三日内将家中半数财产上缴国库,三日后领着各自剩余的家当去救灾,谁敢再欺瞒应付朕,罪同欺君!”
满朝官员惶恐不敢言。
天子愤而离去。
百官久久不起身。
褚茂业却是不管不顾去扶薛玉书起身,而薛玉书的手如同一团火,烫得褚茂业手心疼:“大人告假吧。”
薛玉书闭了闭眼,待缓和过来,才道:“好。”
任由褚茂业扶着出了大殿,一步步踩在宫中石砖上。
许久,身后都没官员跟来。
想来依旧跪在殿中。
薛玉书强撑着的一口气终于泄了。
工部右侍郎薛玉书告病假的第二日,刘秉卿追赐谥号“文忠”,忠诚、勤勉之意;虽比不得“文正”,却已是不可多得的美谥。
那股弹劾刘秉卿之风戛然而止。
今年的腊月,百姓受雪灾之苦,朝堂上也是腥风血雨。
官员们无不战战兢兢。
一个早朝就有两位三品大员落马,而天子手中的折子还远远未读完,谁也不知自己是否在其中。
往日哭喊着穷困的官员们如今却把银子一箱箱往国库送。
就连于达都上缴了五十万两纹银。
如此并未停歇,银子上缴结束,官员们便各自奔赴老家救灾。
银两自备,粮食布匹自备。
京城的粮食布匹价格飙涨不说,竟还买不到。
救灾本就是十万火急之事,又因刘秉卿一案耽搁多日,如今便要日夜兼程往灾地赶。
文官们体弱,加之能立于朝堂大殿之上的,年纪都不小,若路上有个好歹,便是大越的损失。
天子圣恩,派武将兵马相护,粮食布匹等均有兵卒运输,更有锦衣卫相随,保护诸位大人。
此次是京中四品官员尽数回乡,一辆辆马车从京城排队而出,身后跟着的是浩浩荡荡的救灾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