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既不利于天庭统辖,也无益于天庭与阐教截教的相处。
毕竟最终,天庭是得利者,而两教和封神之人算得上是受害者。
卫宁眼珠一转,立刻附和道:“臣愚钝,听了这么久,又有娘娘解惑,才能窥得一点娘娘的深意。娘娘一心为天庭筹谋,走一步看十步,实在高瞻远瞩,属下佩服之至。”
王母原本有些意兴阑珊,见卫宁想明白了她的苦心筹谋,不禁心中生出惊喜来。
之前被玉帝一口否决的沮丧一扫而空,又有些跃跃欲试。
但为着顾全玉帝的颜面,她退了一步,试探着说道:“不如让哪吒一人前去,也算是表明了天庭的态度。”
卫宁摇摇头,“军营虽然事忙,但他们父子也不是不可或缺。封神之战是三界大事,我天庭如果一人不出,未免让三界看轻了,而且也不利于诸位正神对天庭的归属之心。要是因此再影响了日后各处职司运转,官署和睦就太可惜了。”
王母听的大生知己之感,连连点头道:“阿宁言之有理,本宫正是有这样的考量才生了心思。既然阿宁也赞成,而且他二人也能腾挪出来,就传旨给他们,立刻起行如何?”
卫宁点头赞成,“兵贵神速,凡间说不定已经开拔,的确是宜早不宜迟。”
王母满面喜色,正要开口却被她打断,“那陛下那边?不如现在臣与娘娘一起去向陛下陈情,也免的耽误了大事。”
王母笑容一滞,冷静了下来。
很快,她摇摇头,面色有些晦涩,“陛下赏乐观舞之时,不喜人打扰,还是让本宫找了空暇禀报吧。就算是迟了又有什么要紧,毕竟再重要也重不过天庭的事。不过你回去后还是尽快调整人手,等陛下允了,他们也好立刻起行。”
卫宁认真听了,恭敬应是,“娘娘思虑周全,臣领命。回去后立刻将他二人调出,绝不敢耽误了大事。”
王母满意的点点头,像是才想起来一样问起她的来意。
卫宁如梦初醒,连声告罪,接着禀了移兵昆仑的事。
王母听了面色愈发郑重,思虑半晌又问了个中细节,才算是有些勉强的点了头。
“这事本宫知道了,你想的也有道理。等本宫禀明了陛下,才好决断。”她慎重道。
卫宁没有多话更没有催促,欣然领命。
这件事她是一心为公,不惧人言。
王母再谨慎也无妨,相信很快会有旨意颁下。
只是她连着两次阻隔她这个司法天神面见玉帝,就有些深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