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宁笑着问道:“臣最近都忙晕头了,不知道陛下娘娘在打什么哑谜呢,托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怎么了?”
王母娘娘笑着道:“是这样,阿宁忙着整军,几乎废寝忘食。才有了如今天庭一派万象更新之态,陛下与我多有感叹,幸好有阿宁接了这重担。否则天庭军中生出隐患,又缺官少将的,各处监管不力,长此以往必生祸端。又怎么能统领好三界,为众生造福呢。”
卫宁但笑不语,静等下文。
王母偏头看着玉帝,接着道:“陛下英明,想到了天庭各处缺员甚多,不少职位久无人轮值,实在大大影响了天庭的权职运转,才会生出这么多波折来。要是不加以改变,补充人手,因此误了三界的事就不妙了。只是朝中不比军中,缺了将官还能从数十万军士中择选教导,总不会误了大事。朝堂上的官员神职,无不责任重大,担负着职权运转的任务。对任职者的身份来历、能力本领要求不低,急切之下也是无从补缺。于是陛下传旨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令他们选了合适的门人来天庭任职。既能让他们施展本领,又解了天庭缺人的窘迫,正可谓是两全其美啊!”
玉帝面现得意,哈哈大笑道:“可不是,阐教门下弟子不少,未必都能有机缘得道成圣。他们学了一身的本领,空耗岁月虚度时光也是可惜。不如来天庭任职,封官任职既能一展所学,又能造福三界,岂不美哉。”
王母连忙捧场,“陛下思虑周全,实在英明无双。”
卫宁心中思绪万千,面上却不显。
殿中气氛正好,她自然也不好太木讷,于是笑着恭维道:“还是陛下高瞻远瞩,走一步看十步,不是臣等可以比拟的。臣出任司法天神,无甚经验资历,全凭陛下信重抬举。臣只得兢兢业业,全心报效。谁想到才上任就碰上了军中的纷乱,忙的焦头烂额才算勉强稳住了局面,哪里还能想到其他地方。险些误了大事,臣实在惭愧。”
玉帝听的笑容满面,得意之色几乎溢出,“阿宁已经做的很好了,要不是你帮朕分担了许多,朕哪里能像现在这样清闲,修养身心。不过阿宁你虽然能干,但还是要多听听娘娘的意见。你毕竟年轻识浅,不如娘娘协助朕理政多年,经验丰足。就像这次,朕是听了娘娘说的你在军中的行事,这才联想到朝中缺人又难补的事。想了几个方法都不妥当,还是娘娘建议让阐教荐人,朕这才想到他们,下了旨。”
卫宁微垂着眸做洗耳恭听状,心中百转千回。
不愧是王母娘娘,果然心机深沉。
一边等着她整治军备提升战力,一边趁她无暇他顾准备在朝堂上掺沙子。
真真是深谋远虑,可惜王母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不说她没有那么多可信能为的属下,助她掌控军政。
就算她真的有成百上千的七星将一般忠心的属下,她也不可能这样明目张胆的去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