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宁就是再生气,被他们左右夹击,也气不起来了。
更何况她的生气,一分真九分假。
因此她顺势缓了面色,接了茶盏,有些赧然的连连自谦,“娘娘看重,卫宁惭愧。只得尽心竭力,才不负陛下和娘娘的信任和看重。卫赤天将也是谬赞了,我一个散人,既无经验更无前例可鉴,治水大事要不是有陛下娘娘在后支持,哪里能那样顺利。”
王母听的窝心,也是面上有光。
只是现在天庭大乱方平,人心不定,玉帝又懒怠政事。
少不得让卫宁顶在前面,才好迅速稳定局面。
因此又把她夸了再夸,她又是个会说话的,直说的卫宁几乎招架不住。
谦虚两句后,又将卫赤夸了几句,提出要整合护卫军的事。
王母显然是早就心里有数,眼中希冀的光芒都有些灼眼了。
连忙夸卫宁想的周到,关心她和陛下,实在是忠臣良将。
卫宁连称这是为人臣子的本分,又推了卫赤天将出来,让他细说他核准的各处兵将人数。
王母立刻目光灼灼的看向卫赤天将,细细听他奏来。
接着,就这件事,几人细细商讨,很快就拟定了一条一条规程。
一件事,一支军队,从无到有,逐渐成型。
之前卫赤天将核准各处人数后就要将名册给她,卫宁推辞了,定下了大营的大事后就马不停蹄的带他来见驾了。
小主,
现在听了,符合入营条件的天兵天将四万出头。
王母既高兴,又有些不足。
既然要做人情,就要做的彻底,护卫营是卫宁给出的诚意。
她当即表示,陛下娘娘的安危和天庭的稳定最重要,不能再出现有胆大包天之徒单枪匹马差点杀到瑶池的事。
因此,等大营整军完毕,会再拨出一部人马,将护卫营补足五万之众。
以后,护卫营的规模定额为五万,所缺人手由大营补足,具体分派全凭主将决断,卫宁承诺不会插手。
王母闻言大喜,看她的目光愈发亲切爱重。
言语中也少了客气虚言,多了信重和赞赏。
卫赤天将也是喜不自禁,谁会嫌自己麾下的兵将多呢。
卫宁满目真诚,和王母说了些心事,“方今天庭纷乱,三界不宁,陛下又有出世之心。只剩我们两个女子勉力接下重担,个中酸楚为难,只有自己知道。可为了天庭声威,三界安宁,我们也是义不容辞。只好相扶相助,戮力同心,共抗时艰了。”
王母听的怔忪,不禁生出知己之感。
想她心系三界,多年来尽心竭力辅佐玉帝,多少危难艰险都趟了过来。
如今天庭才经了大乱,正是要并肩携手渡过难关。
可玉帝却在这时候生了弃世之心,独留下她和一个不知敌友的卫宁担负起整个天庭和三界,让她怎么能不心寒委屈又惊惧万分。
如今卫宁的所作所为无不是一片公心,决心要整治天庭大军,重振天庭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