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他冷冷一笑:“与宋修婧成婚,歌舒可汗才会全力相助,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个道理,你该不会不明白吧?”
“这是自然,但拿到兵权与其,也并不冲突,除去宋家后,长青郡主在京城只有一个名头,届时她唯一的倚仗,只有殿下,此时太子再娶,既不耽误正事,亦有歌舒可汗相助,岂不是两全其美?”
许愿的话,犹如一道灵光,北元的思绪顿时开阔了起来:“没错,如此才是两全其美之策。”
“对啊,不过殿下可知,歌舒可汗何时会到京城?”
北元一早就收到了歌舒可汗的回信。
许愿出的主意,他觉得甚是不错,因而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道:“端午。”
“消息准确吗?”
“自然,典客那边已经收到了消息,着手准备大典了,两邦相交,自不会错的。”
“如此便好,我刚刚也正准备告诉殿下,准备在清明动手。”
“清明……”北元目光流转,斟酌一二后点头道:“时间上差不多,那时离歌舒可汗来访还有一月之遥,正好可以筹备婚事。”
许愿也笑了,声音温和:“殿下觉得不错便好。”
“此事若成,孤必不会亏待了你,孤名下有一武将名为赵乾,此人惯是阿谀奉承,如今已经去了宋家麾下,等你兄长得胜还朝之日,他自会将这大将军之位与兵权,亲手送你到你兄长的手上。”
北元眼里,是必胜的光芒。
许愿瞧见,只有一声笑:“殿下放心,我会好好等着那一天的,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需要殿下帮忙。”
许愿难得开口,北元此刻心中也甚是开心,因而直接道:“想要什么,直说便是。”
许愿道:“历来文华宫考核前三名都有资格参加同年的国考,但还需要一样东西。”
许愿一开口,北元就明白了,立刻翻:“此事放心,你是孤的伴读,若是能参加国考,推荐信,孤自会为你准备好的。”
天齐开朝已来,本没有推荐信一说,世家大族为了囊括权利,才有了推荐信这一说。
因为,在文华宫学习,能去参加国考的,大多都成了朝中高官。
不少寒门学子想从其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成为世家的门客,如此才算有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