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汉帝国建立以来,新城原本的研究所便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升级,正式更名为科学院。这一变化不仅标志着大汉帝国对科学研究的重视,更预示着国家科技力量的飞跃。原研究所所长欧阳,因卓越的贡献与才能,被晋升为工部尚书,肩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而科学院的新任院长,则是由两年半之前远赴西方、历经千辛万苦带回大量科学书籍与人才的查理担任。
查理,这位身材魁梧、眼神坚定的男子,不仅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更是一位喝过异血、拥有超凡力量的存在。他深知,科学的力量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而人才的引进则是关键。因此,他不惜一切代价,从西方带回了宝贵的科学资源和人才,为大汉帝国的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大汉帝国的皇帝李昊然,带着内阁首相张和,以及大将军李彧、李强、李一,还有贴身侍从福公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科学院参观。他们的到来,让科学院的科研人员们倍感振奋,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迎接这尊贵的客人。
查理亲自迎接李昊然一行人,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他知道,这次参观不仅是对科学院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向皇帝和内阁展示科学院实力与成果的重要机会。
“陛下,首相大人,各位大人,欢迎莅临科学院参观指导。”查理恭敬地行礼,声音洪亮而有力。
李昊然微笑着点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科学院的期待与赞赏:“查理院长,你辛苦了。自从你担任院长以来,科学院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啊。今天,我就带着内阁首相和各位大将军来开开眼界,也顺便听听你的汇报。”
查理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这是皇帝对他的信任与肯定。于是,他领着众人开始了对科学院的深入探访。
他们首先来到了科学院的图书馆。这里藏书丰富,既有东方的古籍经典,也有查理从西方带回的现代科学着作。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籍,仿佛是一座座知识的宝库,等待着人们去发掘和探索。
“这些书籍都是我费尽心思从西方带回来的,它们不仅包含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更有一些前沿的科研理念和方法。”查理指着书架上的书籍,详细介绍道,“我希望通过这些书籍,能够激发我们科学院同仁的创新思维,推动大汉帝国的科学研究走向更高的层次。”
李彧好奇地翻阅着几本西方科学书籍,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好奇:“这些书真的好有趣啊!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知识。”
李昊然心中很是高兴,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的进步。而科学院,正是这个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