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林辉满怀信心地踏入了京都的人才市场。
他以为凭借自己的市高考状元的名号,想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兼职应该并非难事。
现实却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他的英语口语相比于市区的同学们,都带着浓重的口音,让他的求职之路屡屡受挫。
一家又一家的企业和私人家庭,在面试后礼貌却坚定地拒绝了他,有的甚至在面试过程中就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
某家刚刚兴起的英语培训机构,面试官在听完林辉的自我介绍后,直言不讳地说:“你的英语口语水平,恐怕连我们的初级学员都不如,我们这里需要的是能与外教流畅沟通的教学助理。”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地叉在了林辉的心上,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与挫败。
小镇做题家的自信被人轻易地碾碎在地上。
走出那家培训机构的大门,林辉的心情沉重到了极点。
京都的街头,人来人往,每个人都行色匆匆,似乎只有他,被这份孤独与无助紧紧包围。
林辉的宿舍是八人间,但实际上只住进去了六个人。
除了林辉,其他五个人,有三个是和他同省的,唯一一个林逸衡是京都的本地人,虽然有床位却很少回宿舍。
三个室友,有出自工薪家庭的许子炎,也有家里都是公务员的温若言,还有和他一样,甚至比他条件差许多出自农村的严耀华。
许子炎和温若言关系很好,两人上学的时候就带着电脑和一大堆衣服零食。
相比之下,严耀华和林辉就显得格外朴素,他们的行李简单,生活也简朴。
两人在入学之后都面临着不找工作就没有生活费的窘境。
回到宿舍,林辉没有开灯,径直走到自己的床位坐下,陷入了沉思。
他身上的钱已经所剩不多了,如果再找不到工作,那么他在入学一周后就会挨饿。
宿舍里,许子炎和温若言正兴奋地讨论着新买的电脑游戏,偶尔传来几声欢笑,这与林辉此刻的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严耀华则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床位上,手里拿着一本旧书,衣角上一处花色的补丁衬得他的脸色苍白。
严耀华偶尔抬头望向林辉。
他也很想问问林辉是否找到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