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各方行动

星火迷局 红胜 2503 字 22天前

忽然,一阵嗡嗡声传来,男子迅速坐起。

只见扶手旁边,连接着车辆充电的手机,发出一阵特别的提醒。

男子惺忪的脸瞬间堆满笑容,一把抓过手机打开。

小主,

一条期待已久的信息映入眼帘。

发送者是一长串数字,一看就知道是某些模拟器发送的,并不是真实电话号码。

几秒钟的时间,男子删除信息,打开社交软件,发了一条附带着定位的动态。

“一个人旅游,享受孤独!”

随即开动车辆,一脚油门冲了出去。

···

和朱长崎的通话结束,张易一呆愣了许久。

他到这会才知道,自己尊敬的大科学家、仰慕的偶像、乞食的老板、授业解惑的恩师袁立居然出事了!

早就在父母禁足的前一天夜里,出了车祸!

也才知道,被禁足的这几天,研究所里发生了不少事。

昔日对袁老毕恭毕敬的同事,竟然一个个跳槽离开。

如今只剩下朱副所长和几位无关紧要的行政人员。

这一刻,张易一似乎明白了怎么回事···

星火项目他亲自参与,自然对其非常了解。

星火项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机器。

最早的灵感,来源于细胞内部,各个分子单元精密到让人惊叹的机械组织。

例如鞭毛细菌进化出的马达,其科技含量和效率远超人类的电动马达。

学过生物学的都知道,大部分鞭毛细菌都有鞭毛马达。

它的转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5万转,驱动鞭毛快速旋转,就像潜艇的螺旋桨一样,然后推着细菌往前跑。

最快每秒能够前进自身长度100倍的距离。

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以时速600公里的速度奔跑。

另外,这个马达的尺寸也非常小。是一个高度大约只有五纳米,直径只有两纳米的复合物。

结构也非常简单,有联动杆、外膜环、内膜环、周质环、缓分泌装置、接头装置组成。

马达的运行原理也很精妙。

首先,利用质子泵输送氢离子时,带动自身旋转,完美地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然后再把机械能,以减速增扭的方式,传递给内膜环,内膜环再带动鞭毛旋转。

让人感到惊叹的是,内膜环是依靠电斥力套在连动杆上面的。

等于是一个磁悬浮的轴承,没有直接接触的摩擦,整个马达的效率极高!

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奇妙和神奇,感叹造物的伟大,竟然能进化如此精妙的生物机械。

早就在人类发现鞭毛马达之后,就有人提出:

很多我们认为不可能进化出来的东西,也许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不是他真的没有进化出来。

因此,星火项目在此基础上,从某些特异化的细菌获得的灵感出发。

在地球上各类植物中,各类分化后的细胞里、各类功能用途不相同的细胞里,探寻各式各样的,类似鞭毛马达的植物体细胞结构中,进化出来的植物机器(分子机器)。

再用基因逆向工程,找到它们诞生(转录表达)所对应的基因片段。

然后将这些基因片段进行标注,通过基因耦合、基因编辑、转基因以及杂交嫁接等等一系列的生物技术。

对其进行不断组合,筛选优质组合,从而培育出功能或者说用途强大的复合型植物体。

以期待其一颗植物,拥有各种匪夷所思的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发电、发光、超强碳固定等。

只不过,按照张易一的理解。

当初,星火项目组虽然筛选出了大量的特异性分子机械所对应的基因片段。

甚至因此还编撰了一部植物基因词典。

但是,因为基因间的组合千变万化,任何微小的差异,都将造成完全迥异的效果。

所以,几十年以来,星火项目虽然看似稳步推进,但距离造出项目计划中,数学计算出来的合成的目标生物,也就是星火,基本没有可能。

在自己进入研究所,加入星火项目研究没过多长时间,因没有突破性进展,袁老开会取消了星火项目。

可是,现在一切的苗头都指向星火?

真的研究出来了?

这怎么可能?

难道是袁老独自完成的?

想到这,张易一很快又摇了摇头。

完全没有这种可能,要知道之前集合研究所的中坚力量,奋斗了几十年都没有研究成功。

项目撤销后,袁老一个人研究几个月就能搞定?

开什么玩笑,任何一项研究,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及其夸张的。

可若是没有研究成功,那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张易一不禁有些迷茫···

却说袁宏亮和郭云德吃完面,直奔SDN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