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三年,
曾任王安石顶头上司、大宋前任首相的韩琦上奏,
他指出本应利好于民的低息青苗贷,在部分地方官员的操作下,却变成了害民的强制摊派。
无论丰年还是灾年,无论百姓是否需要贷款,
都遭到强迫借贷,且利息奇高,甚至还伴随暴力催收,导致民不聊生。
面对众人的反对声,
王安石其实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去推进变法,
但他性格孤高,正如他诗中所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种性格和处事方式,还是有待商榷。”
“王安石的孤高,让他选择要求反对者提供部分官员强行摊派的证据,并严惩这些人。
宋神宗支持这一提议,但反对者纷纷称病,拒绝指认违法官员。
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沆瀣一气、官官相护,那就真的无从得知了。
神宗虽最终处罚了一批人,
但朝堂上声势浩大的保守派,最终还是动摇了神宗坚定变法的决心,青苗法最终宣布暂停。
青苗法的推行面临巨大阻力,如今又遭到群起而攻之,王安石为此深感挫败。
更让他失望的是,是他察觉到了最高执政者,也就是他的皇帝陛下的变法决心,已不再坚定。
于是,孤高的王安石称病请辞,
神宗多次挽留,
可王安石去意已决。”
看到这儿,有观众忍不住叹息道,
“唉……王安石脸皮这么薄,如何能干成大事儿?”
“是啊,性格孤高便注定帮手寥寥,一旦背后的大靠山出现意志动摇,那一切抱负和理想都成了空想。”
“所以变法啊,还得看张居正。”
“可惜张居正也没遇到好皇帝……”
视频继续直播,
“不过事情还是出现了转机,就在宋神宗派人前往民间视察之后。
据《宋史》记载,
神宗派专人深入民间,了解百姓们对青苗法的态度,以及基层官员更为真实的信息汇报。
结果神宗得到的消息显示:士绅以反对者居多,而农民支持者却占了多数。
皇帝的疑虑也因此尽消,王安石得以复出,继续推行变法。
宋神宗无疑是一位胸怀大志、立志强国的帝王,但历史上如秦孝公般全力支持变法的君主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