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后,一位政坛元老叫吉田茂的去世,要举行国葬,然后为了表明自己彻底西化,也因为吉田茂本身是一个天主教徒,小日子人就抛弃了传统纸张,完全参照欧美礼仪,用菊花搭了一个巨型的祭台,白菊做国旗,黄菊做背景。
从此以后,这种黄白菊组合的形式就成了一个创新传统,流传下来,包括前不久的安倍也是这样。
因为当年小日子经济腾飞呀,所以这个做法迅速影响了亚洲四小龙里的韩国、台湾和香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新加坡没有学,是因为天气太热,没法抄作业。
然后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全面迎接外来文化,随着90年代电视机的普及,中国人从银幕中间看到了西方先进生活的点点滴滴……
原来结婚要穿白婚纱;男女约会要喝红酒;寄托哀思呢,不是点蜡烧纸,而是一束菊花。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随着跟四小龙还有小日子的频繁接触,日式菊花黄白组合进入中国。
而恰巧在这个时候,一个庞大的鲜花产业也诞生了,国人也有能力开始消费。
为了好卖,花商不遗余力的宣传菊花的特定使用场景,尤其迎合国际上白事献花的习惯,还有小日子的黄白菊做法。
到了2008年汶川地震,不论官方纪念还是群众自发献花,大家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菊花,因为此时各地的花店里,早就可以方便的买到专用的黄白菊了。
今天这朵传统仙草,几乎变成了“晦气”之花,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哪怕在花艺课上见到一只小雏菊,那根本就不是菊花了,都要气愤到投诉。
他们不知道,其实这个文化概念的背后,一半是天主教的印记,另一半则是小日子人的印记。
你说自己到底受哪边的影响更大一些呢?
菊花本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明明开在中秋、国庆、重阳三大喜庆节日之间,为什么非要跟白事绑定?
甚至连创造这个用法的意大利人都已经把他的花语改成了庆祝生命,作为菊花的祖国,我们为什么非要抱着二手、三手并不优秀的博莱文化不放呢?
3000年的真传统,真就打不过30年的伪传统嘛?
真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再次文化自信起来,能在重阳节开开心心簪起菊花,互赠菊花,互道一声:祝大家重阳节快乐!
看到这里的小伙伴,给我免费赠个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