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放在打天下的时候,如果想要拥有足够的声望、稳固的地位,那只要可以,继承人还是需要尽可能地上一上战场,打出来一些军功才好。
最起码,要保证继承人能够与开国军功集团有着良好交情,至少两方不能站在对立面上。
当然,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李渊已经到了天命之年。
天命之年!
一个皇帝,还能剩下多少时间?
而他的继承人——只要不像太祖那样年岁大了才有了惠帝,而是正常的拥有了儿子——此时也已经差不多及冠。
这两个年龄决定了,开国皇帝必须要早早为继承人铺路,因为他的继承人在很大程度上、很大可能上,是要继续任用这批开国军功集团的,而不会是开国皇帝本人任用军功集团,等到继承人上位就更替朝臣。
很简单,因为按这种情况,继承人即位的时候,开国功臣们大的年龄,还远不到白发苍苍、退出朝堂、让自己的子侄继承家族的年纪。
况且,二十岁的帝国继承人,也正是当打之年。这个年岁,又在开国时期,不上战场为国征战,难道还守在后方?
“皇帝和太子,总得有一个在战场上,亲自打天下的。”刘彻非常肯定这个理论。
在开国阶段,皇帝本人或者未来皇帝,总得抽出来一个亲自踏上战场,与这些将领们同甘共苦、浴血奋战,这既是保证皇室的功劳和领导力以及在军中的影响力,也是为了朝廷的根基和稳定着想。
若是皇帝正值壮年,而继承人年幼,那理所当然地,自然是皇帝本人踏上战场——就像是那东汉的刘秀一样,他亲自率领大军征战。
若是皇帝本人年事已高,而继承人正当壮年,那便可以把继承人放出去。
虽然这样确实有风险……但是,这种天下大业的事情怎么会没有风险?
从朝廷的角度讲,这种风险反而还低——冒风险的又不是皇帝本人,而是继承人。
对于继承人而言,他冒的这个风险同样是值得的,这可是把开国军功集团拉到自己船上的大好机会!
所以,那个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