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郡有张须陀这么一个郡丞,但是其他地方呢?】
【张须陀这一次自己开仓放粮没有被斥责反而得到了赞赏,但这也不代表其他地方的官员就会因此愿意主动开仓放粮了——这到底只是一个特例,并不是广泛的制度,如果自己开仓放粮做好事了,可偏偏皇帝不高兴了呢?】
【毕竟,皇帝也没有因此下诏说要让大家都学习张须陀,遇到问题主动开仓放粮啊!】
【而指望杨广,这么一个并不把民生百姓放在眼里的皇帝,自觉积极提出“地方官员如遇饥荒当开仓放粮救济百姓”,那概率就太小了。】
【所以,由此推测,当时大部分遭遇天灾饥荒的百姓,是没有什么官府放粮救济的待遇的。】
【这,也正是农民起义茁壮发展的土壤。】
“那确实,好官就那么几个,哪可能全天下都是好官?”一个老者非常认同地道。
天底下的官员不少,但是真的愿意救济百姓、还敢于承担皇帝责怪的责任的好官……那可真真是少之又少,就像是那什么……凤凰的尾巴还是羽毛……
小孩不明白的是另一件事情:“为什么说其他官员可能根本没有把饥荒上报给朝廷啊?这可是大事!”都要饿死人了,所有人都吃不上饭了,这怎么就不上报?
老人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儿,心中感叹着这孩子还是出生在了好年岁里,才能问出来这种问题:“大柱啊,你要知道,这天底下的好官少,那种愿意发现问题以后立刻上报给朝廷的官,就和好官一样少……当官的,哪个不是恨不得什么坏事儿都不要传出去?”
那些官员,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上报,但是在饥荒的初期甚至往后,都是不一定愿意上报的——当然,他也只见过这种官,可能也有些官员是愿意尽快上报、让朝廷来处理的吧。
只是……如果底下的官员不说,那京中的大官们当然也就不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啊。
这样一来,朝廷怎么可能会说要开仓放粮,救济救济百姓呢?
而朝廷知道了以后也未必会愿意开仓。
就算最后等来了救命的粮食,可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死了多少人……数也数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