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次他们除了去发枪以外,最主要的目的是联系大平原上的印第安部落并和他们达成同盟,以后澳宋人出枪,他们出力一同对付东部的欧洲殖民者。
由于澳宋把欧洲的主要殖民范围限制在了美洲和非洲中北部,再加上工业化的到来,英国、法国等殖民国加工业国都往北美使劲。
而且由于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工具的更新,人口的快速增长,所以欧洲人对于北美开发程度远超于同历史时期。
不仅北美东海岸已经遍布欧洲人的足迹,就连中部大平原也来了大量欧洲殖民者,欧洲一船一船的过剩人口坐着蒸汽船到达北美搞殖民开发。
这势必和当地的印第安土着产生流血冲突,大量欧洲殖民者占领了印第安土着的土地把他们往西边赶。
而欧洲殖民者却不满足于现状继续向西深入,仿佛西进运动已经提前开始,大量印第安人被殖民者杀害并且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
当然印第安人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尝试过反抗,但是由于双方的军事科技差距太大,所以印第安人的反抗一直没有成什么气候。
除了武力因素,欧洲殖民者还带来了大量病毒,这些病毒对于亚欧人来说可能不算灭顶之灾。
因为亚欧大陆的人很多都有自己的一套医疗办法,同时双方交流更加频繁,亚欧居民对于这些病毒有一定免疫力。
而美洲孤悬海外这些病毒对他们来说全是陌生病毒,没有相应的抗体,医疗条件又约等于没有自然没法抵御病毒的侵袭。
所以后世死在殖民者刀枪下的土着甚至没有因为天花等疾病多,欧洲殖民者可以轻松拿下美洲,病毒当居“首功”。
所以为了让印第安人可以跟欧洲殖民者打擂台,让他们相互斗争,澳宋自然要来帮助印第安人,“锄强扶弱”可是澳宋外交的一大精髓。
这药品和枪支弹药一定能让印第安人继续和欧洲殖民者斗争下去,不说把欧洲殖民者赶出去,至少也可以使斗争形式骤然一变,不至于再像以前一样不对称被单方面图图。
只要他们斗起来了,不仅可消耗欧洲人的精力拖慢他们的发展,还能给澳宋留下经营北美西海岸的时间,到时候等欧洲人到落基山脉以后,澳宋已经把西海岸经营成“钢铁堡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