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就是同一颗星辰在特定地理纬度,有特定的观测角度。
比如在北极点附近,看到的主要是北天的星星,南极点附近则主要是南天的星星,不同赤道位置看到的星星也有明显的不同。
这一套根据星辰确定自身所处的定位方法,便称之为牵星术。
郑和下西洋时利用十二块从大到小的方形牵星板观测星辰角度。
测量时,手持牵星板,手臂向前伸直,另一只手捏住牵星板的绳端对准眼前。
眼看牵星板上下边缘,将下边缘与水平线取平,上边缘与被测的星体重合,然后根据所用之板属于几“指”,得出星辰角度的参数。
最后结合此前观测星辰的角度,便能大致推算出自己所在方位。
不过因为用手指宽度估算比较粗糙,以及海面因波浪晃动,导致误差范围可能有几十海里甚至更大。
后世也有六分仪这种观测天体角度来判断位置的简单仪器,原理是一样的,不过有更为精细的刻度减少了观测误差。
指南针结合牵星术,让远洋航海的安全性大幅提高。
在多次航海的过程中,许多岛屿的位置也用这种方法被确定了下来。
航海图乃至地图逐渐丰富且准确。
中国的海洋疆域及诸岛归属,也正是在历次的航海过程中被逐渐确定下来。】
李世民感叹道:
“虽说后世的诸多科技着实深奥到惊人,不过咱们这些古人对诸多学问和技艺也并非没有贡献。
就像天文历法、治国治民、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医药、造船……
咱们这些古人摸索起这些学问和技艺来是慢了些,但从无到有自然快不了,没有刀耕火种,哪来的后世亩产千斤?
现今我们沾了后世科技的光,但后世又何尝不是站在我们的基础上才能集大成迅速发展。
真想去后世看看呐,看看那些后人们是怎么看到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