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无辜的戴胄

这倒是让臣工们皱起眉沉思起来。

李世民看大家皱眉的样子,有些不悦道:“这方便面虽然比馕饼贵了一些,可比馕饼更方便携带,而且还能够给将士们吃口热乎的,哪怕再贵,也是值得的。”

说着,他将折子交给了张阿难。

“这份折子是太子上奏的,你们都看看吧。”话毕,李世民脸上有一股难言的情绪。

是悲伤,更是心痛。

忽然觉得他这个皇帝做的挺失败的。

骄傲的大唐府兵,竟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是他这个皇帝没做好。

大臣们不明所以,纷纷凑到了房玄龄和杜如晦身边看起了折子。

‘父皇,儿臣闻言出征将士冰天雪地还要啃着坚硬如铁的馕饼,心痛不已。在儿臣到军营了解到的底层士卒,听闻了一件让人痛心之事。大唐悍不畏死的将士迎上了突厥的利刃,不惧退缩,可一场仗打下来,许多的将士肚子被突厥的屠刀割开,里面竟然没有一粒粮食。儿臣悲痛万分,为大唐出生入死的将士,临死之前连一顿饱饭都没有吃上,是朝廷的失责,是儿臣这太子的错,如若能让将士们吃饱饭,儿臣相信大唐将士能够以一敌百。’

‘儿臣新研制军粮,价格或许比往常的馕饼多用了一些油,可相差并不大,还请父皇允许,儿臣私掏腰包,给出征十万大唐儿郎改善军粮,以鼓励为大唐血战到底的将士,让将士们知道朝廷,父皇,儿臣心中还是念着将士们的功劳。’

......

洋洋洒洒一大篇,都是在说朝廷和他这个太子的失责。

和罪己诏没什么区别。

可李世民怎么能看不明白,太子才几岁?

不过十岁,背责也该是他这个皇帝来背,相当于李承乾给自己下了一份罪己诏。

但这份罪己诏,李世民反驳不了,甚至生气不起来。

被敌人破开肚子,竟然没有一粒粮食。

要是被天下百姓知道,他这个皇帝恐怕都要被全天下人骂做是昏君。

房玄龄和杜如晦十几位大臣也是看的眼眶通红。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

难道有人贪墨军粮?

其余大臣或许会如此想,可房玄龄和杜如晦是何等聪明人。

如果有人贪墨军粮,太子殿下就不会如此上折子了,说明这不是贪墨军粮一事,而是朝廷根本没有给够足够的军粮。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上前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不是运了二百万石粮食吗?为何......”

后面的话没说。

二百万石,按照户部计算能够供给十万大军整年的军粮。

李世民面容严肃,给张阿难一个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