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俾斯麦的能力绝对是一等一的,它通过大量的外交同盟,大量的秘密条约,数量巨大的明面和暗地里交易,让整个欧罗巴大陆几乎所有的主要国家或多或少和德意志帝国有牵扯,也或多或少受到德意志帝国的牵制和干涉。在这种思路下,俾斯麦展开了自己的合纵连横。
是的,合纵连横,就是这套老祖宗几千年前就玩过的东西。
1879年,为防备庞大的蒸汽压路机,欧洲宪兵俄罗斯帝国,多瑙联邦和德意志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而普奥同盟的构建成为了最重要的基石,它规定双方一同对付大斯拉夫主义的威胁,在西边,如果遭到意呆利面条国或者是法国的入侵,双方则有义务保持中立,这份防御性质的同盟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外交的神话,被称为最伟大的同盟。
小主,
1881年,为了摆脱该死的法俄同盟的噩梦,俾斯麦和俄罗斯沙皇展开了长达三个多月的艰苦谈判,最终以支持毛熊国海军封锁黑海禁止外国海军进入为条件说服了沙皇,德意志帝国,多瑙联邦,俄罗斯帝国正式缔结盟约,这个盟约被称为三皇同盟。
这两份条约的签署,让俾斯麦为德意志迎来了缓和的机会,同时作为中间国,德意志严重警告了多瑙联邦,让多瑙联邦把爪子从巴干半岛拿开,也要求毛熊保证多瑙联邦的利益。1887年,俾斯麦再一次和毛熊缔结了再保证条约。
1882年,普,奥,意正式签订了三国联盟条约,这标志着俾斯麦构想几乎完成,同时,他在英国和法国的矛盾中坚定的站在了英国一边,得到了不累点尼亚的支持,在一份又一份的条约和一份又一份的秘密协定当中,俾斯麦带领德意志左右逢源反复横跳,一个巨大的防御性质同盟逐渐形成,而且因为很多条约都是秘密签订的,因此很多情况下在外交活动中,矛盾双方都以为德意志是支持自己的,这样不仅没有对自身利益造成损害,反而能够通过这样的手段获得足够的利益。
不仅如此,俾斯麦还通过一系列手段把法国的目光从欧洲大陆上挪开,让他们去侵略那些殖民地,分散了他的对德意志复仇的心,同时还通过明里和暗里的手段,加深意呆利和不列颠尼亚,法国之间的矛盾从而转移双方的仇恨,使得法国国想要复仇,但是因为现实矛盾和外部压力无法达到,而且一旦法国对德国开始复仇,就必定与整个欧洲为敌,形成新的反法同盟。
然而,这份条约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
那就是德意志必须保持一个超然世外的特性,不能与他所签订盟约的这些国家有过多的利益冲突,而德意志除了和高卢国以外几乎所有的主要国家签订了盟约,而让高卢国向海外殖民地扩张又是德意志支持的,用来分散民族主义里的方式。
而德意志却几乎无法获得任何实际意义上的殖民地。
而且,还有另几点。
首先,多瑙联邦足够稳固,其次,毛子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和法国脱钩。
但是,这些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
多瑙联邦本身虽然稳固,但是他获得的大片土地有很多都是原来的斯拉夫人和巴干人的领土,本身就是数个加盟国和皇冠领组成的国家,想要稳定就见鬼了,而毛熊帝国虽然强大,但是放到如今也已经开始衰弱,国内矛盾重重,财政在甲午战争后每况愈下,现在俄国财政基本就是被法国人吊着一口气,这些条件几乎不可能实现,无论你的能力有多么高超,无论你的权术多厉害都不可能实现,因为你自身的出发点就有问题。
而且,更为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俾斯麦体系实在是太复杂了,作为掌舵者必须拥有神乎其神的全局操控能力和深层次的诡谲技俩,调控力量对比以免失衡,这一点上,俾斯麦可以,苏秦,张仪,嬴政,刘彻,李世民也可以,朱元璋,朱棣也行,哪怕是唐绍仪也能勉强做到!
但问题是,唯独就是威廉二世做不到。
当然这不是说威威蠢......好吧虽然他确实蠢,但这和威威自身其实关系不大。
德国不可能永远局限在中欧,而一旦寻求扩张,柏林体系注定无法维持。
所以,威廉二世登基之后便迫不及待地把俾斯麦赶回家吃老米了,然后一蹦三尺高:
老子要有阳光下的土地!!!
这个柏林核心体系瞬间轰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