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吕宋岛撒兵收失地 游南海大少说风情

西班牙人一上甲板便四处观望,并没有看见有火炮。

至于那甲板上被帆布盖得严严实实的大方块他们也偷偷捞起来看了一下,堆的全是大箱子。

他们想都没想过,那些大木箱子围着的会是武器,只以为是装运的货物。

看看甲板上没有什么,又跟着董组辉进入指挥室,只会使你出了一个舵杆,一张茶桌和几套茶具,还有一个没有烧火的炉子之外,别无他物。

又进入船舱参观,可舱室里除了看到了一个个圆形的玻璃舷窗之外,没有发现一层有炮窗。更看不到炮轨和火炮。

除了船上的护卫带有火枪,整条船连一门小炮都没看见。

西班牙人心里有底了,除了感叹这帮子人真有钱,船上全部用的都是玻璃。

一点气泡和颜色没有不说,还这么大块,就是他们欧洲也生产不出来。

他们一连参观了三条船,都是这种情况,西班牙人心里有底了。

看来总督说的没错,瓦德斯并不是被对方的武力打败的。

对方船上连火炮都没有,武力上怎么胜得过英勇的西班牙人,瓦德斯只是运气不好,吃了不熟悉地形的亏。

西班牙人决定落井下石一回,在帮助董祖辉筹备货物的期间,他们暗地里传出消息,占城来了一只肥羊,大明人的商队,有十几条船,船上有大量的金银货物。

别看那些船挺大挺威风,其实那船上没有火炮,只有少量的护卫带有火枪。

如果想把小船换成大船的好汉们,可以试一试去抢一条。

于是,护卫们在第三天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船队周边出现了不少的小船,也不靠近,只远远的围着大船观察。

护卫们感到有些不太正常,便把这个情况汇报了上去。

程风收到消息,觉得自己的船长得怪,被人当西洋镜围观也没什么稀奇的,压根就没想过,这些来观察的小船是海盗的眼线。

只是通知护卫们严加防范,防止小船靠近登船,仅此而已,并没再做过多关注。

海盗们在观察了两日之后作出了决定,在安南沿海设埋伏,抢劫这支商船队。

他们相信只要是大明的船队,返回大明肯定要沿安南沿海航行。

毕竟现在的航海水平,敢直接穿越大海的基本都是亡命之徒。没有几个人敢。

四月十一日,所有的粮食总算装上了船。董祖辉向占城的西班牙领事告辞,准备返回大明去了。

是西班牙领事嘴里客气的说着,一路平安的话,心里却在盘算着自己安排出去的人手,能不能抢先抢下这支商队。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支船队从占城港离开后,刚一进入深水区,舰队突然提速飞驰而去。

尾随其后的海盗探了们瞎了眼,这速度根本追不上。还没追出二里地去,船就跑的没影,都不知道从哪里去了。

而程风指挥着舰队只向东航行了十里,并没有转向朝北行驶,而是直接转向正南飞驰而去。

这让西班牙人傻了眼,他们在安南沿海,布置了几十股海盗等着抢船。

可现在都不知道人家朝哪个方向走,众海盗们完全就要等了个寂寞。

程风并不知道,安南沿海有不少的海盗在等着自己的舰队。

他只是想着来都来了,就再向南航行走苏绿岛,文莱岛去吕宋,让舰长们熟悉一下这一片海域,顺便给他们指认一下荷兰人的大本营雅加达。

何况大少觉得时间还多,都到苏禄岛了,他想到另外一个大岛上去看一看,左右也不过来回半个月的路程。

只一日,舰队便到达了苏禄岛海域 ,开始转向正东,沿苏禄岛向东航行一百里,一座繁忙的港口出现在眼前。

舰队慢慢靠近港口,港口往来船只佊多,各式各样船型均见。

望远镜中,程风仔细的确认这处港口,在港口深外停靠有五艘盖伦船,估算一下尺寸,大约有两条五十多米长度,三条四十米长度。

这样的大船,按欧洲的算法,应该是二级战列舰和三级战列舰了

而自己的舰船,七十米轻护到欧洲都算一级战列舰。而一级战列舰整个欧洲也没几条。

主要是他们没有榫卯技术,龙骨不能用小树木拼接相连。

欧洲人也没有水密隔舱技术,船体没有水密隔舱来增加龙骨强度,只能找足够长的大树做龙骨。

一条七十米长的龙骨,需要树高超过百米,掐头去尾才可取用,可地球上哪有那么多百米高的大树。

所以欧洲的战舰,五十五米的二级战列舰是主力。四十米三级战列舰才是主流,只有少数旗舰是七十米战列舰,主要还在欧洲战场。

小主,

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欧洲人,直到十九世纪初期,船体开始使用大量的铁器配件。

再加上榫卯技术和水密隔舱技术逐渐被欧洲人掌握,超过七十米的龙骨问题才得到解决。

……

舰队再次降帆减速,慢慢的向港口靠近,已经能看见荷兰人的国旗,可以确定这里就是雅加达了。

程风指着距离港口并不远的雅加达城对指挥室里的众少男少女们介绍:“哥哥姐姐们,前面这个港口就是咱们的旧港宣慰司驻地。

咱们称为椰城,因为这里椰子树特多。本地人称为雅加达,意思是:胜利和光荣之堡。

万历二十三年,荷兰人抢占了这里,改名叫巴达维亚,意思是巴达维人的土地。你们听听,就来了几千个人,就说这片土地是他们的了。

咱们在这里转转,查看他们的防御工事是如何布置的,顺便测绘好雅加达城的方位。

等他们在身毒的舰队与郑芝龙汇合,在台海同南海舰队开战时,咱们就来这里,把这雅加达城给他轰平,抄了他们的老家。”

种花红玉懂了:“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到港口前面去晃一晃,看看他们的岸防炮布置的如何。”

程风点头同意,种花红玉下令:“所有装有粮食的舰船在外海徘徊,其余舰只降四帆减速,向码头靠近,做出攻击姿态,威胁港口。

各船了望台观察手,注意观察码头周边的变化,标注码头岸防炮位置。”

舰队各舰只收到指令,开始降帆减速,装有粮食的舰船开始左转,快速脱离队伍。

其余舰船向右转向,组成攻击队形冲向港口。

巴达维亚城,守军早早就发现港口外海来了一支船队,虽说距离很远,看得不太清楚。

但可以肯定,那些船无论是船型还是船帆,都非常奇怪,从来没有见过,这引起了巴达维亚的注意。

因为不知道对方的动机,为了以防万一,巴达维亚还是吹响了警报。

在码头上的水手纷纷上船准备,只待上面一声令下,便可扬帆起航,出海迎战。

码头各炮台也纷纷。推出火炮打开炮衣,随时准备攻击来犯之敌。

果然,出现在港口外海的这船队,突然一分为二,其中五艘船快速转向。以一种攻击姿态冲向码头。

对于这种队形,如果是大明的水师,因为作战方式的不同,可能不熟悉。

但是对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来说,这种队形再熟悉不过了。

但凡是船上装有众多火炮的船只,都会采取这种进攻队形。

眼看着对方的船队离码头越来越近,码头上的五艘盖伦船也开始扬帆起锚,准备迎敌。

码头上的岸防炮收到了警告命令,发出两炮进行警告射击。

通通两声炮响,发出火光的地方以炮弹落点。被清晰的记录了下来。计算了一下,岸防炮的射程,不过两里左右,问题不大。

五艘船根本不加理会,继续向码头靠近,在距离码头三里左右的位置,五艘船齐齐转向,拉成长长的一字,右舷舷窗对准了码头。

岸防阵地指挥官看见那一个个的舷窗,不知道什么原因,虽然有些反光,但是并没有看见有窗门关闭。

可以肯定对方的炮窗是打开的。指挥官以为对方要进行炮击,担心码头的船只受损。遂下令岸防炮进行拦截射击。

通通通通一阵的炮响,海岸线上出现了三十二处火光,舰船左边竟然都有数枚炮弹落下,击起冲天的水柱。

程风大呼:“好家伙,这码头上竟然有重炮,这射程起码有四里地了吧。”

“估计差不多吧,竟然安装了三十几门炮,真是大手笔。”

“巴达维亚城的测绘做完了没有?”

“标准一个大概,不是非常的精准,但是勉强可以用。”

程风点点头:“那咱们走吧,那五条船已经开出来了,现在可不能让他们知道咱们的打击方式。”

红玉得令,下令拉响汽笛,船队向左转向,增加一面船帆,速度猛然加快。

还不等那五艘盖伦船驶出港口,程风已经带着他的船队扬长而去。

五艘盖伦船追了一段距离,却发现对方的船速太快,越追越远只得放弃。

巴达维亚没搞懂这支船队是抽哪门子的风,就这么摆了一个攻击的姿态,一炮未发就跑了。

巴达维亚总督很想抓一个人来问问,你们是不是脑子有病,可对方已经跑远,追也追不上。只能当做一个闹剧,不了了之。

程风指挥着舰队一路狂奔,跑出了五十里地,眼看着海岸线在向右弯曲延伸。

程风这才下令,找了一个港湾停了下来。把各舰队的舰长召集在了一起。

看着自己面前的十三名舰长,十七位见习舰长,程风打开一张地图挂在墙上。

指着地图道:“现在我来说一说我们所在的位置和下面的任务。

从这里开始,我决定咱们舰队兵分两路,船上装有粮食的八艘船只,从这里向北走棉兰岛西岸,吕宋岛西岸,经兰屿,绿岛,台湾东海岸回基隆港。

剩下的五艘舰船,随我一起到一个新的大陆去开拓新的领地。”

任务下达,各舰长回舰,按照指定的计划分道扬镳,八艘舰船向北驶往棉兰。

程风带着剩下的五艘舰船一路向东南方向,他要去自己预定的大后方,南瞻部洲看一看,现在的南瞻部洲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