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泥塑圣像,传承精神

道果 战袍染血 1679 字 2个月前

“圣贤堂?圣贤纸?文动圣贤?”

听着姬筝所说三点,邱言沉吟了一下,直接问道:“这圣贤堂我倒是听说过,每座书院里都有建造,是纪念圣贤的场所,体现儒道传承,有不忘先贤事迹和精神之意,意味着不断探索人道。”说话间,他的视线落在了那一卷洁白的纸上。

这张纸,只用眼睛去看,就能感到光滑感,隐隐泛光,其中还隐含精神,纯粹、博大,但并不张扬,邱言若不是离得近,恐怕还难以察觉。

而且,这张纸只有一张,但被卷起来之后,不见半点窝折痕迹,散发出一股韧性。

“不错,”注意到邱言的视线,姬筝含笑点头,“圣贤堂体现传承和精神,每一座里面都立有圣贤泥塑,只是,单纯的拜祭、怀念,如何能体现出承前启后之意?又如何去探索?”

“哦?莫非圣贤堂还有其他效用?”邱言自是听出了对方的言外之意。

姬筝回道:“圣贤之道,浩浩荡荡,深入人心,为世间秩序之源头、根本,世人为学,都想要发扬光大,但众家学说,不可能做那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想要发扬,先就要继承,了解经史典籍,在心中感悟,而那圣贤堂中的泥塑圣像,却可以带动天地秩序,化为感悟,融入人心!”

“嗯?化为感悟,融入人心?竟有这般效用?这岂不等于是圣贤直接做自己的老师,言传身教?如此一来,读书为学、理解典籍的时候,定然会事半功倍,能省下时间和精力。”邱言面色微变,隐隐想到一事,遂问道,“只是应该有着限制吧?”

姬筝点了点头:“不错,圣贤像能带动秩序,化为感知,但泥塑好寻,可秩序不好招引,想要建得起圣贤堂,至少要有拿得出手的学说,以此为引,再配以浓郁文思,用经堂约束一处,才能让相应的圣贤秩序降临。”

邱言对此深以为然,他身负两本圣贤手稿的精神,对此深有感触,要是随便什么人建立圣贤泥塑,都能引动秩序,那天下早就大乱了。

“以学说为引,这就说明,对经义典籍要有一定的见解,甚至能开创学派,这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除此之外,还要配以浓郁文思,有经堂约束,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了,最起码要开坛讲学,聚拢人文之气,这样时间一长,也就成了书院,难怪圣贤堂都在书院中。”

这么一想,邱言就明白了里面的玄虚,意识到了书院的意义所在。

“书院供奉圣贤泥塑,泥塑又反馈秩序感悟,如此一来,自然是人杰地灵,越发兴盛。”

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随后,又听姬筝道:“不过,世上的事,没有一劳永逸的可能,就算立了学说,开了书院,门人弟子成群,日后依旧要不时拿出能让圣贤精神认可的文章,供奉在泥塑前,如若不然,这圣像中所依附的精神,就会缓慢流逝,最终回复凡土,这也是历史上,学说、书院兴衰交替的缘故所在。”

“哦?原来如此。”初听此言,邱言还觉得奇怪,但随即一想,知道是正理,这个世界神道、性命之道现世,超凡之力并不稀缺,可也有着一定的规律,不会无缘无故的停驻。

开始的时候,有宗师开宗立派,建立学说,大兴学院,聚拢人气、人文,其实就已经涉及到了气运,随着学说流传,越来越多的人遵守、运用,就涉及到了因果,如果不能时常推陈出新,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单是因果牵扯,世道变迁,就足以让一个学派步履维艰,最后僵化覆灭。

到了这个时候,邱言大致已经猜出了,在杏坛论道时,这圣贤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