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高产作物可不是说说而已

手机里的大明朝 叫天 4007 字 3个月前

说完之后,他便转头对他儿子解释道:“我们大明朝的粮食亩产,以江南的水稻为最,而江南的水稻亩产,差不多也就350斤左右。”

一亩地能多七八倍的收获,这其中的意义,朱标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那是再清楚不过了。

最为关键的是,按照朱海军的说法,这些高产作物种子还可以不占用良田,就等于是凭空再得七八倍的收获。

一想到将来可能有的那么多收获,朱元璋激动的脸都有点红了。

朱海军看到朱元璋这么激动,就怕他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于是,就连忙补充说道:“这三种高产农作物的亩产是指我们这边的平均水平,你们那边是刚开始种植,且没有化肥这些肥料,所以可能亩产没有那么多。”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转述,并没有减少多少激动,反而兴奋的说道:“就算打个对折又如何?亩产千斤,在我们这个时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更不用说,这是在粮田之外的收获,一家人都能吃到饱饱的,并且以后生再多的孩子,那也不怕饿着了。”

说到这里,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表情又有点沉重起来,对朱标说道:“当年要是有这些高产农作物的话,伱爷爷奶奶,还有那些叔叔伯伯,就都不会死了。”

很明显,朱元璋是想起了他悲惨的过去。一家人都饿死,那是怎么样的生死离别?确实是非常悲痛的往事!

朱海军看到,便安慰朱元璋道:“那些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再说,如果没有以前那些事,你也不可能去造反,那你也就不可能当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对不对?”

听到这话,朱元璋便笑了笑说道:“贤侄说的也是,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总之,以后大明朝有这么多的高产农作物,就真的是再也不缺吃的了!还有贤侄提供改进的那些纺织机,大明朝的百姓也不会缺穿。”

说到这里,他很是感慨的说道:“以后大明朝的百姓再也不会缺吃少穿,想想真的是……”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但是此时此刻,他脸上却露出了心满意足的表情。

朱海军见了,心中也有点感慨:是啊,对于以前的时代,最基本的吃和穿都没法满足,很多人都要挣扎在温饱线上。也就是这一两代人,才不需要为温饱而发愁。

他也不多说了,当即给朱标介绍起玉米、土豆这些优缺点,种植方法等等,然后便传送了过去,结束了今天的对话。

玉米还好,土豆都是块状发芽,比较重,因此,传送过去的数量就不是特别多。

明朝这边,朱元璋父子正在兴奋地摆弄这些高产农作物,忽然,内侍就匆匆过来向他们禀告说,蒸汽机车已经组装完成。

朱标这边的东宫,都有各项事情的进度奏报,因此朱标听到并不意外,但是听到之后,还是兴奋的对朱元璋说道:“父皇,海军贤弟有自己的车子,我们也很快有自己的车子了,并且我们这个车子可以是很长很长的。”

朱元璋当然知道他指的是火车,也同样知道没有铁轨,这个蒸汽机车是没法开的,但是他还是很有兴趣的说道:“走,一起去看看。”

朱海军给过去的蒸汽机车,是早期版本,结构算是比较简单了,但是,在明朝人看来,还是算一个铁做的庞然大物。

朱元璋带过去的文武大臣,听说这个东西能拉起很多节车子,并且车里可以装满东西的时候,其实都不怎么相信。

但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是神仙赐下的,所以就又好奇,这么大一个庞然大物,只是靠烧水,它就能有那么大的力气,怕是自己动起来都困难吧?

朱元璋却是相信的,虽然只看到蒸汽机车打造出来而已,但是他当场下旨,在扬州府设蒸汽机车厂,并配套一个钢铁厂,沿着京杭大运河铺设铁轨。

京师这边同样扩建蒸汽机车厂,然后向南铺设一条铁路到广州府。

如果说,要是他们自己摸索的话,光是铁轨的样式,火车的稳定性就够他们实验的,但是因为有朱海军的帮助,所以铺设什么样的铁轨,要怎么铺等等,就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

唯一存在难题的是,他们铺设铁轨的熟练匠人比较少,需要有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行。

………………

明朝这边发生的事情,不可避免地传到了辽东。

这里盘踞着二十来万的蒙元残余,为首之人叫纳哈出,是蒙元太尉,元太祖成吉思汗麾下名将木华黎后裔子孙。

纳哈出为太平路万户时,在至正十五年为朱元璋军所俘虏。朱元璋并没有杀他,不肯投降之下反而放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