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我同样了解人性!(今天就一更)

“所以在我看来,无论是政治账,还是经济账,亦或者战略账,将灶户北迁,都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对于田运副的想法,我同样是持认可的态度。”

“盐运司过往主要负责‘产销’。”

“但现在‘产销’,已逐渐落入到‘盐厂’手中,盐运司反而只起到了一个收税的作用,这已是大幅削减了盐运司的职能,因而作为朝廷钦点的官署,自当收回被窃夺的‘职权’,将‘产销’的知情权、控制权,抓在手中。”

“继而在各地盐运司统筹规划下,实现大明盐政一盘棋的目的。”

“若是南方少盐,则北方可及时接济,若是北方少盐,南方同样可迅速接济,亦或者哪里生出了意外,其他盐运司也可调令辖区内的盐厂,加大生产,尽快的供应其他地方。”

“这对于保障大明的食盐供应大有帮助。”

“至于太师质疑办大厂。”

“这更无道理。”

“因为规模越大,产量越高,越能压低成本。”

“盐厂越大,前期投入的确更大,但与此同时,往后支出也会越来越少,日后无论是运送,还是生产,分摊下来,都会比小盐厂成本低,因而厂越大,反而越赚钱。”

“我是经营盐厂,我对此当有发言权。”

听着夏之白的话,李善长的脸全黑了。

他抬眸,望向朱元璋,试图从朱元璋脸上,看出一些端倪,但只一眼,李善长就暗道不妙,因为朱元璋明显为夏之白的话说动,想到这,李善长不由继续道:“你算的都是些小账。”

“落到实处,未必有那么好。”

“如今地方本就动乱不休,若是朝廷再派人去宣布,要将他们迁移到北方,你觉得他们是会消停下来,还是会闹得更厉害?现在还只是在针对盐厂,到时恐会对官府出手了。”

“其中利害,你当真想过?”

“而且迁移人口,哪有那么容易。”

“你很多方面都考虑到了,从朝廷角度而言,也很有道理。”

“但你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人性!”

“故土难迁。”

“这是华夏自来的问题。”

“他们眼下在南方,尚且有落脚之地,去到北方,可就真的一无所有了,而且路上吃的喝的,要是发生了什么状况,这是这些灶户家庭能接受的?”

“你太理想了。”

夏之白点头。

对于这一点,他必须得承认。

让人迁移,在华夏这块地界上,从来都很难。

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他望着李善长,沉声道:“太师所言极是,这一点,我同样有过考虑,我不知南方的动乱发生了多久,也不知这些灶户已缩衣紧食多久了,更不知他们家中还有多少钱粮。”

“但我同样知晓人性。”

“太师认为这些灶户在南方有牵挂不会北迁。”

“但我却也敢肯定,再等大半月,或者一月出头,南方的这些灶户,就会无家可归,这同样是因为人性,他们如今落难,地方的士绅、商贾,甚至是官吏不会雪中送炭,只会落井下石,以极低的价格,极少的粮食,将他们的房屋收来。”

“灶户失去了生计,想养活一家老小,注定会被人算计。”

“这同样是人性!”

“所以.”

“太师的想法多虑了。”

“他们在南方没这么多家产。”

“仅有的一点乡情,在这层层压榨下,在官府的威逼利诱下,也早就荡然无存了,这场动荡闹得越久,他们心中的失望之情,就会越严重,这不是朝夕能弥合的。”

“兵法有云:哀兵必胜。”

“南方的灶户正在一步步变成‘哀兵’!”

李善长眼中闪过一抹恼色。

他也是没想到,夏之白会这么难缠。

关键还说的颇有道理。

夏之白朝朱元璋拱手道:“至于太师担心劝说不动,臣愿主动向陛下请旨,南下劝说众灶户,让他们答应北上,不过臣诚心认为,大明的盐政,当进行一番彻改。”

“不然这种混乱还会继续持续。”

“大明是个大一统王朝,绝不能政出二见。”

“请陛下明鉴。”

这时。

田靖也高声道:“请陛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