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金陵时报

明末惊雷 雁栖湖的刀 1062 字 3个月前

“奴家从不曾听闻过,叶公子的这首浣溪沙,让奴家听了都不由的升起一丝酸楚来。”李贞丽说着话,却是看向了正坐在叶风身侧的李香君。

“这词自然是子辰所作,诸位就不要再纠结了,来,我们敬子辰一杯。”张溥见几名士子脸上有点挂不住,急忙岔开话题。众人这才都举起了酒杯,自此是在绝口不提诗词一事。

又饮了几杯后,李贞丽却是举杯敬了叶风一杯,放了杯才对叶风道:“叶公子,听如是妹妹说,这次到金陵是要在这里办一个中华书局?”

“是的,地方都选好了,这几日就会开张,并发行第一份金陵时报。”叶风也是放下了酒杯答道。

“不知叶公子那里可还招收编审?”李贞丽接着又有深意的问道。

“嗯,现在人手还是不够,编审更是急缺。”叶风听出了李贞丽的话中意思,但却不知是为何。

“小女香君今年十四,但自幼博览群书,我意让她到中华书局做一编审,不知公子意下如何。”李贞丽仍是美目死死的盯着叶风,李香君今年实际年龄只的十三,但她说的是虚岁。

李贞丽为人豪爽仗义,李父在危难之时将小香君托付于她,李贞丽虽只比李香君大上十多岁,但她一直视李香君如己出;在历史上曾因为李香君,而行代嫁之举,她不想李香君一生也和她一样,在各种男人之间周旋,李贞丽不缺钱,她可以让李香君一生衣食无忧,但这个时代的女人如不依附一个男人,又没有权势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她也一直在暗中想给李香君择一佳婿。

她突然发现叶风却是一个可以托付的男人,年纪轻轻,看似不露锋芒,却是十分的沉着,面对众士了的言语挑衅,却是不声不响的给几人一记响亮的耳光。而且其叶家庄的产业更是以后生存的保证,刚才的一首浣溪沙,更是展露了他的才情,如果能将香君托付于他,也对的起李父的托孤之请了。

“李大娘,现在如是姑娘是中华书局的总编,中华书局的一应事务皆是如是姑娘定压,但以香君姑娘的才情,我想如是姑娘定是不会拒绝的。”叶风是笑着看向了柳如是。

第一期中华时报终于正式出版发行了,分了许多版面,同时也刊登了一些朝廷坻报的内容,这主要还是为了应付一下官面上的事,以免有人以此生事。

还有各地起农民军的消息,讲述了农民军的起源和这次张献忠攻破凤阳后,又挥师南下,接连攻克了安徽合肥、安庆、和州、滁州,并一直沿长江打到江苏的仪征,一路所向披靡。后来又回师向西,经英山、霍山,同马守应部会师于湖北麻城。

同时邀请了方以智之父方孔照作为评论人,如实的评价了张献忠所部一路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当初起义军起义时的宗旨,到处烧杀抢掠,与强盗无异;而写到后金时,更是评价其残暴无比,到处掠夺中原的人口与财产。

陈子龙也写了几首诗词托人带过来以贺金陵时报的发行,同时还刊了几名士子的文章,但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浣溪沙这首词,叶风本是不同意刊登这首词的,但柳如是却道:“即这首词公子已作了出来,现在金陵人都知道公子作了这首绝佳之词,登在金陵时报上也能为我们的报纸做些广告。”柳如是竟拿广告来劝他,叶风听了也不由的苦笑一声,只得同意了。

金陵时报定的是前三期都是免费送的,一部分在南京发行,还有一部分由一些商户代送到其它各地发行;一时间南京各青楼伎馆、客栈酒楼都在纷纷议论这份金陵时报,就是一些杂货铺子也收到了免费送来的金陵时报。

更甚的是,繁华的街道上有些十来岁的小童,怀中抱着几十份中华时报,对过往的行人喊着:“大家快来看,流寇张献忠已进入湖北,后金入侵太原,中华时报都详细登载了,前三期中华时报免费送、免费送啦。”行人们纷纷好奇的望了过去,不一会终于有人在小报童的手里领取了一份金陵时报观看了起来。

见到有人领取了第一份,众人也纷纷上前,顿时就将报童手中的金陵时报一抢而空。

一间客栈内,楼上下来一名书生打扮的中年文人,对掌柜的道:“掌柜的,还有金陵时报吗,也给我来一份。”

掌柜的苦笑一声道:“张先生,他们只给小店送来了十份,早已被客人们取完了,张先生实在想看,先只能找其他人借阅一下了。”

刚才这张先生就是见到有人在看这份金陵时报,只从后面看了几眼,就被这内容给吸引了,听说是掌柜的免费送的,这才下来想找掌柜的要一份,不想却是来晚了;这时大家都是想先睹为快,找他人借阅是很难的,张先生只能叹了口气返身上了楼,看看有谁看完了可以借阅一下。

掌柜的心想,早上金陵时报差人送来时,自己还不以为意,听说是免费的才留了下来,随手就送给了几位长住客人,想不到这金陵时报会这么吃香,刚才就有好几位没有拿到时报的客人来找他索取了。

听来送报的讲,前三期都是免费送的,后面再想看就需要订阅了,刚才自己扫了一眼定价,好像是五文钱一份,这金陵时报刊刻的如此精细,这五文钱倒真是不贵,自己要不要订阅几份,供客人们阅读了,这倒也是一个吸引客人的方法,要是不订,其他客栈订了,是不是会有客人到别的客栈投宿,反正也花不了多少文,还是订上一些吧。

“陈掌柜”正在想事的陈掌柜被一声叫给惊醒了过来,只见几名书生打扮的文人从楼下转了下来,其中一人手中还拿着一份金陵时报,正是在他这儿住了一月有余几名秀才。

陈掌柜的见了急问道:“几位先生这是要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