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一边全力支持新政的同时,一边心里也在思考一些新政的可否执行。
如果一个新政无法完全执行,那过一段时间,圣人会不会反悔呢?
会不会下令撤回?
会不会不了了之?
如果会,那么自己在这里面是要提前做一些安排的,不能一路走到黑,要时刻跟着圣人步伐的同时,也多多培养自己的人。
这才是从政的精髓。
既然如此,元载内心深处不得不做好圣人可能随时撤换政令的准备。
例如吏治改革。
这个改革实在得罪太多官僚了。
现在所有人心里都没底,包括执行者。
这是史书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种吏治政策。
谁如果贯彻下去,最后引起全天下官员的一致反对,谁就可能是这个执行的牺牲者。
总不能让皇帝来背这个锅吧?
所以元载内心其实是非常小心翼翼的。
他几乎事事都会从下属那里问清楚,并自己仔细
徐浩继续说道:“圣人多次强调,吏部不能按照过去那样考核官员,尤其强调益州。”
宰相如果是政策的执行者,吏部侍郎则会被分的更细。
皇帝问他的细节的事情肯定更多。
从徐浩那里,元载可以非常清晰地判断出大唐圣人每一个阶段的变化。
元载沉默好久,才叹了口气说道:“正是多事之秋,你要懂得以大局为重。”
徐浩又他妈的愣了一下,跟元载说话,总是要打哑谜。
太难了!
“相公放心,下官随时做好了安排。”
当天深夜,御史台可以说是灯火通明,杨国忠也没敢真的对这些刺史动用私刑。
真要全部打了一顿,他杨国忠也顶不住这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