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做大,朝廷群相制度被废除,政事堂被搁置,中书令职位被确实,李林甫可独断朝纲。
这些都是天宝年间权力失衡的表现。
这让李隆基个人很舒服,但李隆基也必须遵照一点:权力妥协。
例如李隆基不会随意否定李林甫的意见,因为他在治国方面已经过分依赖李林甫。
换做以前群相制时代,李隆基看那个宰相不爽,可以直接开怼,因为还有其他宰相撑场面。
所以,这就叫你得到了安乐的生活,却也必须让出一些东西来。
现在突然出现那么多人声讨杨国忠,绝不仅仅只是杨国忠真的在洛阳把规矩给坏了,而是权倾朝野的右相在背后发力了。
右相不是摆设,更不是谁都可以踩几脚的。
当然,如果只是右相发力,还不会造成如此大的波澜。
像杨慎矜这种不依附于右相的人,这一次也站出来了,那杨慎矜的人,自然也会站出来。
也就是说,杨国忠把右相得罪了,把朝堂上那些真正正直的大臣也全部得罪了。
倒不是说洛阳那群人是冤枉的,而是杨国忠办案的程序简直是一股咆哮的泥石流。
如果放任不管,他回长安之后,是不是可以在长安朝堂随意扣帽子?
那我们岂不是都得完蛋?
这种众怒,这就让李隆基头疼了。
按照惯例,头疼的事,一律交给李林甫去处理。
可问题又来了,万一李林甫把杨国忠给撤了,贵妃闹脾气怎么办?
李隆基唯一的软肋就是杨玉环。
这一日李隆基眉宇间的愁容都写在脸上了,高力士问道:“三郎因何事而发愁呢?”
“你难道还不知道吗?”李隆基感慨道,“这个杨国忠,他去洛阳把事情办成了这般模样,让朕如何处理?这不是给朕找麻烦吗!”
高力士说道:“右相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这显然是准备把事情往李林甫甩。
李隆基说道:“宣十郎觐见。”
半个时辰后,李林甫到了南薰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