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嬴政深吸一口气,尔后他开始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
呼吸。
心跳。
以及他经时日久磨练出来的射箭经验和直觉……
随即。
在所有人的注目下。
嬴政闭目回首,连发三箭,皆中射靶正心!
下一刻。
周围百家学仕纷纷称赞。
“好箭法!确实不简单啊!”
“不用眼睛看都能连中三元,我倒要看看乐正氏这回要怎么论辩。”
“果然关中颇具尚武之风啊!”
……
齐地有技击的传统,射箭也是其中可以比试的一项。
因此。
在场众人很清楚,想要在射箭方面,达到闭目连中三发的程度,非常之难。
嬴政之所以能够有此箭术造诣,还多亏了吕不韦。
没错。
吕不韦摄政掌国的十余年间。
嬴政不仅学习了诸子百家思想,武事方面肯定也是一点没落下。
台上。
“如何?”
嬴政发问的道:“我的箭术远高于你,如果按照儒家意诚正心的理论,是否代表着我已达【内圣】之境?”
乐正氏点头道:“是的,阁下在刚刚射箭之时,确实完美符合我儒家对于【内圣】二字的定义。”
乐正氏没有否认。
因为他既然已经选了正心射艺说作为此番论辩的开端,他就已经提前考虑到了所有情况,包括嬴政的箭术超绝……
这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对面。
嬴政微微蹙眉:“但我并不认可你之理论,我的箭法,乃是从少年时磨练出来的技术,靠得是由汗水积攒而出的经验,与你儒家的唯心学说,又有何关系?”
乐正氏温和的道:“阁下,我能听出来你对我儒家多有排斥,甚至是心有成见。但我想说……你的汗水,你的刻苦专研,你曾经十数年的磨练,都代表着你在射箭一事上,做到了【诚其意】。”
乐正氏敏锐的指出……
嬴政太过抵触儒家,以至于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那就是儒家所说的【意诚】,乃是求静、专注、克己、精其一。
“至于【正心】。”
乐正氏缓声继续道:“你刚刚在射箭之时,本能的调整了呼吸、心绪、心跳……再根据你过往十余年所磨练出来的本能和经验,进而达到心无杂念的状态,这其实就是【正心】。”
“我儒家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上述八目前五当称内圣,后三谓之外王,我将之合称为圣王之道。”
……
儒学八条目。
出自曾子的【大学】,乃是现今与后世儒学的部分总纲。
只不过儒家八派发扬的方向各有不同。
乐正氏主求的便是:内圣。
至于外王,不可强求,当顺其自然。
嬴政蹙眉:“照你这么说,匈奴人在箭法超群,人马合一,他们也达到了你们儒家所谓的内圣?”
正常人印象中的【内圣】,往往都是品德完美至极,正确至极,从不会做错误的事情。
而匈奴人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
理当与内圣二字,毫不相关才对。
然而……
“是,也不是。”
乐正氏若有所思的道:“匈奴人爱自己的战马,他们与自己的战马一同长大,弓马技艺乃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因此,在骑马和射箭这两件事上,绝大多数匈奴人都做到了诚其意,正其心。”
“但他们不懂格物致知,他们也不会去穷理,便无法获悉事物的本质,复礼修身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匈奴人只有在骑马射箭的时候,才会意诚心正。”
“其余时候,他们都是愚昧且混沌的,实乃蛮夷尔。”
……
乐正氏不否认匈奴人在弓马技艺方面的意诚心正。
但除了这两件事以外。
乐正氏认为匈奴人一无是处。
距离他儒家的内圣之境,绝对是遥不可及的。
“另外,我儒家还有三纲: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乐正氏开始为自己的内圣理论,进行全面补充道:“明明德……意为发扬人之本性中的先天纯善,还有光明正大,顶天立地的品德。”
“亲民:推己及人,以自身之纯善品德,去影响和引导他人。”
“最后是止于至善,乃是把理想中的至善境界,与现实生存进行结合,不可假大空,假道学,而是需要格物穷理,存世中庸。”
……
至此。
儒家的三纲八目,内圣外王。
基本上全部陈述完毕。
在这套完备的论述之下。
便可看出……
乐正氏只能把匈奴人视为蛮夷。
因为三纲八目的基础,是人性本善。
奈何。
匈奴人被北境的苛刻生存条件所逼迫,他们只会行恶事,也只能行恶事。
那么对于这种野性十足的游牧蛮夷,就必须得施以强行限制!
小主,
反观内圣却是非常软性的教化。
即。
内圣之礼,并非用来限制别人的,而是进行克己复礼,辅助自我静心修行。
待自我克己复礼为仁以后,才能去寻求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