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鹏达皱了下眉,看着周齐问道:“周总,您的意思我还不太明白。”
周齐直视着苏鹏达说:“通常建材市场都是从供应商那里进货,然后定期结账。庆达和鼎辉应该也是这样的流程吧?”
苏鹏达默默点头,心中暗叹,不仅是建材,很多行业都是如此操作。
华龙与鼎辉的合作模式也与此类似:先支付一部分预付款,再根据供货情况分期结算。
苏鹏达之前提出可以免去预付款,直接按需分批付款,这已经是对传统规则的一大突破,显示了极大的诚意。
“您问的关于庆达和鼎辉共用的供应商比例,大约是80%。”
苏鹏达回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我知道鼎辉给您的报价比我们低,这不是因为贪婪,而是鼎辉这两年发展迅速,客户流失严重,他们的资金流更加充裕,所以能拿到更低的成本价。”
周齐微笑道:“听您这么说,怎么感觉像是在承认不如鼎辉呢?”
“认输?绝无可能!”
苏鹏达的表情变得愤怒:“方勤辉那套手段,根本不讲商业道德,他手下的业务员多为年轻女性,为了抢客户不择手段,甚至给出回扣、制造假合同。”
乔雪盈听到这里,眉头微蹙,心中起了疑虑:难道华龙选择鼎辉真的有隐情?
意识到自己的言辞有些过激,苏鹏达连忙解释:
“周总,我的意思是,价格确实是当初华龙选择鼎辉的原因之一,现在我愿意做出让步,希望能借此项目合作,共同成长。”
周齐点头表示理解:“看得出来,苏总面临的压力很大。那么,依您看,庆达还能在这个市场上坚持多久呢?”
苏鹏达一愣,不明白周齐的意图。
两人讨论的似乎更多是两家公司之间的竞争,而非合作本身。
周齐继续说道:“不论鼎辉使用什么方法,庆达市场份额减少的事实不容忽视。如果庆达不改变现状,未来可能会逐渐退出市场。”
苏鹏达深深皱眉,周齐的话点醒了他——庆达的困境日益加剧;
大订单稀少,而鼎辉则像一群闻到血腥味就扑上来的蚊子,只要有机会就会不惜一切代价争抢订单。
庆达现在主要依赖老客户的订单,但这样下去并非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