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拿下张家口

对于农民来说,想要产量提高,除了精耕细作,以及选取优良的种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化肥。

用了化肥的土地,和没有化肥的土地,在土壤肥力,粮食产量方面,都有相当巨大的差别。

甚至用了化肥之后,让土地增产一倍都不是什么问题。

楚天也发现,收复区域的很多农田不少,但是亩产量注定不会太高。

因为首先播种的种子不行,抗倒伏,抵抗病虫害,以及自身产量都不算太高。

再加上没有化肥,土壤肥力不足,一亩地小麦产量只有两三百斤。

而后世使用优质种子,同时有化肥的情况之下,则可以让小麦的亩产量提升整整一倍甚至更多。

所以接下来楚天就需要组建农业宣传队,开始大规模推广优质种子,还有化肥的使用了。

如此一来,粮食产量就可以得到极大的保证。

当然,想要农业产量提高,需要的并不只是化肥和种子。

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包括但不限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病虫害防治,土地改革,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及新型农用车辆,农用工具的使用,洪涝灾害防治等等。

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基层的工作人员,还有上层的行政机关制定具体政策,并且有相应的人员执行。

好在白云山的多种培训班,也培养出来了大批相关人才。

尤其是之前楚天招揽了大量的大学生,这里面有不少都是农业专业的,在这种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楚天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建设一座大学,而大学就放在大同。

那里的城市已经开始重新建设,楚天打算在这里建设起来一个综合性的大学,成为四军的人才摇篮,甚至是未来共和国的人才摇篮。

这些事情,楚天交给陈思齐去进行筹办。

至于他,则专心于军队的扩张和训练,以及下一阶段对日军的作战计划制定。

除此之外,战斗方式的革新等等,也需要列入到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休整中的部队,也不能只是休整,同时也需要总结战场经验,应对日军接下来的进攻。

尤其是当下的很多日军,其实在和四军反复作战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知道如何对付四军的坦克和装甲车集群冲击。

还有就是日军的防御工事,也在不断地升级之中。

之前日军的防御工事,想要对四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构成阻碍还比较困难,但是到了后面,这些日军的防御工事,就有不少能够有效抵挡坦克和装甲车冲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止如此,日军和他们作战的时候,也开始研究,如何通过各种手段,规避掉头顶无人机侦查了。

楚天也知道,不能指望对面的日本人是傻子,他们也会学习,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在装备方面落后四军的时候,积极学习。

2月,四军第一座大学的剪彩仪式,就在大同城郊的一片空地上展开。

说是大学,其实还只是简易的活动板房,由四军工兵部队临时搭建起来的。

至于真正的大学,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建设,至少半年之后才能投入使用。

现在只能使用板房。

这座大学名叫——华夏大学。

大学主要分为两个校区,一个校区是军事相关,主要培养军事人员,同时也是很多现役军官进修学习的地方。

还有一个校区,则是文理学科,主要培养技术人才,以及行政人员等等。

华夏大学的核心教学班底,是之前在白云山的大量培训班。

只是培训班到底只是小打小闹,还是要有一个像模像样的大学,才能批量培养优秀人才。

让楚天比较意外的是,大学的招生相当顺利,只是第一届,文理学科方面,就招收了两千多名学生。

这些学生,原本是其它很多大学的学生,只是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

现在有华夏大学的存在,他们又获得了继续深化学习的机会。

在华夏大学之后,又陆续成立了两所大学。

一所是医学院,主要培养大量的医生和护士。

还有一所是师范学院,培养教师。

楚天要用这些培养出来的教师,在四军的控制区域内,进行大规模的扫盲活动。

想要完成这项任务,就需要大批量的教师人才。

这些教师,在第一开始,只需要简单培训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便需要下乡开始进行扫盲活动。

至于医学院的学生们,除了一部分直接进入军队系统之外,相当一部分则需要进入到基层之中,为基层的百姓们,不仅仅是城市居民,同时还有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农民,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