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官员们认为,海汉虽然能造出这种机器,但免不了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使其只能局限于某些特定区域内使用。
但王承恩在这间茶馆里坐了没多久,所接收到的信息就表明大明官员们的判断是错的。
海汉不仅有能力大量培训蒸汽机技术人员,而且似乎已经在民间形成了自发推广的风气。就连杭州城外一间茶馆里,都能遇上这么多懂行的人。
这些人可能根本算不上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但在王承恩看来,他们对于蒸汽机的了解程度,应该已经远在朝廷那些大人物之上了。
这对于大明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海汉治下的大型港口码头和货运船队在蒸汽机的加持下,都能达到眼前运河码头这般的运转效率,那就意味着海汉的航运业发达程度很快就会变成大明的数倍。
王承恩似乎也明白了,为何海汉每次提出的停战条件中,都会涉及大江大河的通航权。
内河航运就如同帝国身体内部的血脉,一旦海汉的航运商进入这些水域,那大明的同行恐怕很快就会在竞争中落败。届时海汉控制了内河航运,很快就能控制沿岸的港口和产业,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当然了,如果这些蒸汽船被海汉用来在内河沿途投送兵力,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这也是大明为何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不肯让步的主要原因。
王承恩正暗自琢磨着,便听旁边有人嚷道:“快看快看,有运兵船来了!”
顿时有不少人起身观望,王承恩自然也不例外。
不远处的运河河口,正有一队运兵船在排队等着进入运河。船上旌旗招展,还能看到船舷边罩着油布的火炮。
王承恩默默一数,竟然有十几艘之多。看这些船的大小,一艘船装个一两百人应该不在话下,这些船如果都是满载,那装运的兵力应该是有海汉军两个营的编制。
旁边有人议论道:“看样子应该是从钱塘江下游来的,进了运河,那应该是要赶去北边战场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