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四四章 学宫之革(求票票)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6186 字 3个月前

自然是越多越好。

关键,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之法,既能够让帝国受益,也能够让那些人满意。

帝国的强大。

帝国的将来。

离不开人才。

人才之事,多多益善。

“陛下之意。”

“玄清大体听得明白。”

“那就是将帝国咸阳、郡县行署开辟崭新之道,有艰难。”

“的确非常理之法。”

“帝国不需要那些行署,强行开辟,会造成人才浪费,也会令每一岁的俸禄支出大涨。”

“官员越来越多,冗官之事,就可能发生。”

“那不是一个好的法子。”

“而减少两大学宫的学员,也非上佳!”

“帝国之大,所需人才很多很多,就算人才多上十倍,都不够用,减少两大学宫的学员,非好。”

“选拔考核为用,此法……其实不错。”

“所难,唯有在那些没有被选拔上的学员之事。”

“按照帝国法道,无功不受禄,那些人的安排的确不容易。”

“玄清觉……也不为难。”

“若可,对每一岁毕业的两大学宫学员,进行考核,招录之人按照帝国所需。”

“剩余之人,也不能置之不理。”

“若可,将那些人下放乡里,同时……免去他们一家的徭役赋税!”

“在乡里助力满二三年之后,若愿意,可添为里长、乡老之列人选,若是在乡里做的很好,让一地安康和泰。”

“可破格招录于县域。”

“或者那些人也可参与国府准备的另外一场选拔。”

“那些人经过乡里历练后,当有一二所得,若有优秀者,可为大用,也可更好的选拔出人才。”

“……”

“大体,对于那些没有被招录的人,要给他们好处,只需要同意下乡里,便可给他们一辈子免费徭役赋税的好处。”

“可比爵位之利。”

“同时,也给他们一条晋升之路。”

“此般,那些人不满的可能就会很小,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就习惯了。”

“护国学宫,容易处理。”

“中央学宫之人,也可将帝国崭新之道带入乡里之中,可令帝国对于郡县乡里的统御更加稳固。”

“具体之策,还要群臣合计。”

“玄清也只是有这个提议。”

“陛下,觉得如何?”

“……”

轻呷一口茶水,是另外一种茶水,入口还是绵柔雅致的,踱步一侧,话锋落于那件事。

法子,还是有的。

皇兄想要两全其美之法,那样的法子不好找。

尽可能好一些的法子,还是能够找到的。

施为起来,也不算难。

有些事情,皇兄做起来会容易、轻松许多,如若换成别人,那就不是一般的艰难。

“这……。”

“……”

“郡侯之提议,颇有些……有些意思。”

“开源之法,随意增加帝国郡县行署,此法不妥,一个新行署的开辟,需要机会。”

“眼下没有那般机会,是以,不能够开辟。”

“此例不能开,开了,就后患无穷了。”

“唯有节流!”

“两大学宫的毕业之人不能少,招录之人可少,另外一些人有额外的安排。”

“朕……先前也有想着那一点。”

“也想要给那些人好处。”

“帝国法道,无功不受禄,那些人从两大学宫毕业,已经有好处了,再加上别的好处,就不妥了。”

“下乡里!”

“免除一家人的徭役,此法……不错。”

“乡里之地,十倍、百倍、千倍于郡县,足以容纳足够多的毕业之人。”

“二三年期满,好处永久,还能够继续参加国府的选拔。”

“不错,如若那些人有心,二三年的时间,在乡里当有足够所得,帝国所需也是那样的人才。”

“说不定,历经二三年历练的人才比刚毕业就招录的人还要好些。”

“郡侯,你说将一岁毕业之人全部下方郡县乡里,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招录考核如何?”

“这……,这似乎也不太妥当。”

“事情就会越来越麻烦了。”

“牧民之人,不求都是大才,寻常偏上就足够了。”

“嗯,还是不了。”

“不了。”

“郡侯之法,朕以为可行,巨细之处,还需要商榷。”

“那些没有被招录的人,可以给他们招录的一些好处和地位,此法不错。”

“不错!”

“甚好!”

“甚好!”

“哈哈哈,有郡侯在朕身边,这个为难朕多日的难题,现在……解决了?这就解决了?”

“哈哈哈。”

“……”

听着郡侯所言,嬴政持茶盏,细细听着。

郡侯所语,是否可行,当有判断,是否长久可行,亦是可以判断,思忖之,面上笑意扩散。

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