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樊鹏越的安排下,由阎流进行主导,其他碳纳米材料的研究员进行辅助,成立了转向小组对这层石墨烯或者说原先的实验过程进行了研究。
最终研究表明li+在libs充放电过程中的嵌入/脱出会破坏石墨层间的范德华键,造成晶格膨胀,从而可以有效分离石墨层。
为此,经过电化学循环的石墨负极在化学氧化后得到分散均匀的go,在剪切力和酸处理的作用下可以提高石墨烯的产率,进而形成石墨烯。
通过进一步还原实验,阎流他们获得了层数一到四层的石墨烯,且剥离效率是天然石墨的3-11倍,最高产率达40%,石墨烯层厚度为1.5 nm并且导电率为9100 s m?1的材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对比正常的通过机械剥离法、取向附生法、液相或气相直接剥离法来制备单层或多层石墨烯材料来比,这种方式的效率的确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
看完手中的资料后,徐川也有些感叹。
不得不说,有时候运气在材料研究的过程中真的很重要。
谁又能想到,在优化锂离子电池的的时候,会意外找到一种全新的制备高纯度石墨烯材料的方式呢?
当然,这种合成石墨烯材料的方式问题也有。
比如采用这种可以算作‘化学氧化-还原法’从废弃锂硫电池中制备石墨烯显然也会涉及到环境不友好且价格昂贵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使用。
同时由于化学反应也会破坏石墨烯结构的整体性等等。
这些都是问题。
但是抛开这些问题来看,由这种手段制备石墨烯材料的前景的确广阔。
其他的不说,其剥离效率能达到天然石墨烯的数倍,就是个相当夸张的数字的了。
......
详细的了解了一下这种石墨烯材料的制备过程,整理一下自己脑海中的一些想法后,徐川将这件事继续交给了那么叫做阎流的研究员去进行处理。
至于他自己,则是重新回到栖霞可控核聚变园区主持工作。
石墨烯的量产的确相当重要,这是一个很广阔的市场,不过破晓聚变装置的第一次点火运行更加重要。
另一边,在徐川紧密筹备点火试运行时,庐阳科学岛上的east装置已经做好了再次启动的准备。
时间很快来到了九月二十五号。
初秋的天气万里无云,一丝微风带动着燥热的气息吹拂在人们的脸庞上。
庐州科学岛,east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总控制室中,谌明继目光紧盯着总控制台前的屏幕,那上面,各种跳动的图像和曲线,显示着east装置正在运行。
一旁,助理莫鸿运汇报着情况:“谌院士,等离子体温度已经达到了1.17亿摄氏度,是否正式开启运行实验?”
谌明继点了点头,下达指令:“开启运行实验!”
随着命令的传递,一项项的工作不断完成,漫长又紧张的时间一点点过去。
五分钟的时间很快抵达。
不得不说,经历过数千实验放电的east装置的确有它的本领,五分钟三百秒的时间,并不是它的极限。
而总控制室中,时刻注意各项数据的谌明继眼神中露出了满意神色,虽然之前下令将运行时间定在五分钟,但他也做了另一手准备。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east装置运行良好,实验将继续下去,抵达east的极限。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总控制中爆发出来一阵欢呼。
站在人群中的谌明继老脸上也带上了笑容。
虽然因为立场和屁股问题,他对那位徐院士并不感冒,但对于可控核聚变实验的推进,他的确是真心的。
450.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