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王朝农作物与从两餐到三餐演变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2237 字 3个月前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封建王朝以来,中国的农作物与食物历经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演变。

在先秦时期,中国的主要农作物有粟、黍、菽等。粟即谷子,是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在人们的饮食中占据核心地位。黍为大黄粘米,也是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豆则是豆类,包括黄豆、黑豆等,为人们提供了植物蛋白。

此时的农业生产技术较为原始,一亩田的收成相对较低。人们以谷物为主食,食物种类较为单一。动物蛋白主要来自家庭驯养的猪、羊等,但数量有限。烹饪技术也较为简单,主要以煮、蒸为主。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大量外来农作物开始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葡萄、苜蓿、黄瓜、大蒜、胡萝卜、蚕豆、莴苣等。这些新的农作物丰富了人们的食物选择。

农业技术方面,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作物产量有所增加。一亩田的收成较先秦时期有所提高。

食物方面,谷物依然是主食,但蔬菜的种类更加丰富。动物蛋白的来源除了猪、羊,还有牛等。烹饪技术也得到了发展,铁锅的出现使烹饪方式更加多样化,除了煮、蒸,炒、炸等烹饪手法也逐渐兴起。人们开始使用盐、酱、醋等调味品,食物的味道更加丰富。

东晋时期,核桃被引入中国。南北朝时,芝麻传入,为食品加工提供了新的原料。棉花也在这一时期传入,但主要用于充填枕褥,尚未用于织布。茄子约于晋代传入我国,丰富了蔬菜品种。

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新农作物的引入依然丰富了人们的食物来源。动物蛋白的获取主要依靠家庭驯养和狩猎。烹饪技术方面,民族大融合带来了不同地区的烹饪方法和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胡饼等面食在中原地区逐渐流行。

唐朝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农作物与食物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菠菜从伊朗传入,西瓜从非洲引入新疆,五代时期逐渐传入中土。

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灌溉技术和农田管理得到改善,一亩田的收成有了显着提高。谷物依然是主食,但水稻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蔬菜和水果的种类更加丰富,葡萄等水果成为贵族和富人的美食。

动物蛋白方面,牛羊鱼等的养殖和捕捞得到发展。烹饪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多种烹饪方法的组合运用,菜肴的口味和造型更加精致。

宫廷和贵族的饮食十分讲究,出现了许多精美的菜肴和点心。同时,民间的饮食也丰富多彩,各种小吃、美食店铺遍布城市。

宋朝时期,泉州商人从东南亚将占城稻带到福建等地,随后迅速在长江流域推广。占城稻具有高产、早熟、耐旱等特点,可与小麦轮种,提高了单位亩产,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食物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各种特色小吃和美食。动物蛋白的来源更加广泛,猪、羊、牛、鱼等的养殖和捕捞技术不断提高。

烹饪技术进一步发展,炒菜成为主要的烹饪方式之一。城市中出现了许多餐馆、酒楼,饮食文化逐渐商业化。人们对于食物的品质和口味要求更高,推动了餐饮业的发展。

明朝时期,番薯、马铃薯、番茄、花生、辣椒、玉米、南瓜等农作物从美洲传入中国。番薯和马铃薯因耐寒、耐旱、产量高,在我国南北得到广泛种植,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极大地缓解了粮食压力。

番茄开始作为观赏性植物,后来逐渐成为餐桌上的食物。辣椒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川菜、湘菜等以辣椒为主要调料的菜系逐渐形成。花生成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零食。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一亩田的收成进一步提高。动物蛋白的来源更加丰富,家庭驯养的动物种类也有所增加。烹饪技术方面,随着新农作物的引入,出现了许多新的菜肴和烹饪方法。

清朝时期,新引入的农作物得到进一步推广和种植,如菜花、洋葱、洋白菜等蔬菜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成熟,一亩田稳定的收成意味着有更多的粮食可供储存和消费,从而丰富了人们的食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