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之后,李世民当然要问了:“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让我好似在云里雾中一般。”
“呵呵呵呵……”慧明长老笑了,“这事儿啊,皆因这位张老二而起呀!都是他的事儿啊!老二啊,你跟二郎说说吧。关起门没有外人,有什么话,你就说什么话吧。这一回是你输了,就得认输哟。”
“啊——当然,当然!”这张仲坚喝口茶,就把前前后后的事儿全部、没有隐瞒地跟李世民说了。
对于虬髯客张仲坚他的身世,咱们在前文书中已然详细交代过了,咱就不必再细说了。
在前文书,这虬髯客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双枪乎尔复二打瓦岗寨,被五虎上将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眼看着就要当俘虏了。结果,他的师父双枪王丁彦平出现。丁彦平双枪斗五虎,把五虎将还伤了几个。眼瞅着这老爷子大施淫威的时候,哎,正好虬髯客张仲坚出现。张仲坚宝刀震双枪,就把这丁彦平镇服住了。然后,他也没有上岗山。为什么?因为他根本瞧不起岗山英雄,他觉得岗山小打小闹成不了大事。所以,并没有受五虎上将的邀请上岗山,而是继续往西走。干嘛?寻找一下天下有没有救黎民于水火的明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咱曾经说过,这个张仲坚身怀野心呐,他看到黎民百姓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张仲坚得非常着急呀。心说话:这泱泱神州就找不到一个人能够独臂补天吗?能够拯黎民于倒悬吗?他踏遍了神州大地,访了无数的名人名士。当然,有些人,他是暗中查访的,那人根本就不知道。因为张仲坚的武艺太高了,他暗中瞅瞅你,一看这个人——哎呀……太小气;一看这个人——妇人之仁;一看这个人——没有大志;一看这个人——平常还烧杀抢掠呢,那不是一个人主啊……所以,走遍神州大地,访了无数英雄,没有一个入他的法眼的。
后来,张仲坚心说话:干脆呀,我来了吧!既然整个中国没有人可以好好统领,那我就可以当仁不让啊!我觉得我无论从能耐还是从品德,从各个方面,我比现在天下那些反王都好得多的多,高得不只是一倍、两倍!所以,张仲坚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但他这个野心是建立在他实践考察基础上的,开始他没想着自己干,他就想着如果有别人那多好啊,省得我去伸手了。但一看实在没人了,没人啊,我当仁不让!天将降大任于我的头上啊!
我呀——变卖家产!怎么?招兵买马得有钱呢!咱说了,他爹那是扬州首富啊,富可敌国!他把家里所有的田产土地、什么值钱的财物全给卖了,变成了现银,这就是起事的原始资本。
那为什么这两年他没起事呢?其实,他跟瓦岗寨的想法也一样——这个隋帝杨广毕竟三打高句丽,那这是中国跟外国之间的一个矛盾。咱不能在这个时候给中国拖后腿,我不能学那杨玄感呢,哪有说跟人家外国打着仗的时候,你在背后捅刀子的,那你不成汉奸了吗?所以,这张仲坚没动弹。
眼瞅着三次打高句丽结束了,这高句丽也服了。虽然真服假服另说吧,但是,口上是服了。行啊,现在天下也乱了,我正好起事啊!
在什么地方起事?他瞅了瞅,觉得在并州太原这一带起事不错。怎么呢?他一看这一带目前不太乱,而且这里离长安城也近,这里的人也剽悍。行啊!我到这个地方看一看是不是能够在这里起事。于是,他就带着他的金银财宝来到了太原附近。
说:“他一个人能拉得动那么多金银财宝吗?”不但一个人拉呀,他也有一个小团队呀,这么多年,他也收了不少徒弟,手下一起套车给他拉呀。说:“现在天下那么乱,就不怕有劫道的、有贼匪?”谁敢劫他呀?谁能劫他呀?好家伙,风尘三侠之一的虬髯客,手中红毛宝刀。不劫是你的便宜。劫了,你没得好!所以,人家平安无事地到达并州太原。
那此时,他的两个好朋友,也是结拜的兄弟,就是风尘三侠另外两位——三元李靖李药师和张初尘受其约也来到太原。
李靖李药师跟这慧明长老久有交情啊,人家在临潼山永福寺就认得。您别忘了,这李靖当年在越王府里啊,经常地往临潼山永福寺跑,跟五空长老关系莫逆。后来五空长老变成了慧明长老,别人不知道,能不告诉李靖吗?李靖知道啊。
李靖来到晋阳,就告诉张仲坚说:“你直接地来天龙寺,把你那东西先拉到这里来,这里保险!然后再商定大事。”
行啊!张仲坚就命人把所有财宝拉到天龙寺,在寺院挖一个大地窖,就窖到里头去了。然后,张仲坚拉着李靖、张初尘开了个会。
张仲坚说:“现在天下已然大乱,那杨广已然大失民心了,大隋摇摇欲坠。我就想现在起事啊!找两位兄弟帮我怎么样啊,啊?”
他一说这话,原以为李靖李药师得支持他。可没想到,李靖一笑,李药师说:“二弟呀,之前我觉得你的想法还行。你来干,我们可能会帮助你。但现在,我改变看法了。我觉得现在天下英主已出,有人可以承担这历史的重担,可以改朝换代。所以,我觉得你啊——退下去吧。你的能耐,那别人不说,我们都是好哥们儿啊,我就不掩盖了。要说给你一个百里之国,就是一个小国儿,你去管理,行!但是像中国这样的九州大国,你去管理呀?不行!你呀,够呛!我觉得你跟我现在发现的这位明主相比,你差得远!所以,我宁肯扶助这个明主,我不帮你了。你原来不也说了吗?只要你发现明主,你便不争夺这个天下。这不是你原话吗?现在明主出现了,你退居二线得了!”
“嗯?”张仲坚一听,眨眨眼睛,“明主?您说哪个明主啊?”
“不是别人呢,就是太原侯李渊呐!我们明察暗访,我们也发现了,你别看李渊表面上老老实实,其实久有反意了!被那皇帝杨广逼得李渊也差不多走投无路了,也就剩反了。他的反迹已经跟他手下一些心腹人表露出来了。如果说李渊造反,我想有可能就能夺得大隋江山呐!李渊这个人宅心仁厚,也是一代明主……”
“哎——”张仲坚一摆手,“哎呀……别别别别说了!别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怎么?”
“李渊我考察过呀!这个人有的时候优柔寡断,对一些事情不够那么果决。他又是关陇的贵族。让他真格地起兵造反?哼!他没有那个马上天子的风度啊!对于他,咱之前讨论过呀。我觉得三年前咱就讨论过这事儿啊,啊?都已经被咱们否了!怎么现在你们返回头来还看重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