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甭管多大个儿,给我加!”
“加多少啊?”
“这么着吧。呃……左手锤给我加到三百二十斤,右手给我加到——呃……三百六十斤!”
“啊?!”
“给我打造!”
“哎!”
这工匠又铸造了一对锤交给了李元霸,这对锤加起来是六百八十斤!李元霸这小孩把这柄锤绰起来了——您都看不到这孩子了。怎么?锤太大个儿了!好家伙,您想想,六百多斤的锤呀,那得占多大体积?但是在手里这么一舞动,“嗯!嗯!嗯!这下趁手了!”舞动了有半年多,不嫌轻了。
行啊!慧明长老一看,“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这个分量给我精心打造一对锤!”之前那是试验品,先看看他的重量。就跟举重似的,之前是往上加铁饼的。现在既然知道这孩子有这么大力气,那就得精打细铸了。“给我铸一对锤,重达六百八十斤!锤的图纸在这里。”老和尚就给了这些铁匠图纸。
铁匠一看,哎哟!这就像大号鼓槌似的呀,这要是完全用铁来铸,这得多大个呀?
老和尚乐了,“这不用铁铸。”
“怎么?”
“用钢和金混合!”
这个金它密度大,所以体积小重量大。但是,金它软,得跟其它的东西混合才能又硬又重。于是,就打造了一对金锤。
由于这对锤特别像鼓,就是前边那个锤头跟两个小鼓似的,那个鼓头又像一个擂鼓的槌儿似的。另外,这锤太大个儿了,又像个小瓮似的。所以,老和尚就把这对锤命名为“擂鼓瓮金锤”!一共六百八十斤。作为李元霸十二岁的生日礼物送给他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哎哟!李元霸乐得爱不释手啊。他用手拎了拎,“哎……哎……师父,这……这……这这这多沉呢?”他自己拎不出来,没概念啊。
慧明长老告诉他:“你这两柄锤一共八百斤!左右各四百斤!”
“哎……哎呀!我……我……我我我能够舞起八……八……八百斤的锤啊!我……我我记……记住了!”
老和尚为什么骗他呀?老和尚心说:六百八十斤跟八百斤有什么区别呀?普通人用眼睛根本看不出来呀,这不像一斤和八斤的区别呀。既然能够舞动起六百八十斤,那别人一定相信他能舞动起八百斤,那何不往上虚报啊?这叫做兵不厌诈!未来在两军阵前临敌,我这徒弟告诉人家:“我这两柄锤重达八百斤!”就这一句话就得把对方敌将吓晕了,不用动手啊,谁敢动手?谁敢跟使八百斤的锤打呀?比六百八十斤更有气魄!
说:“打造这锤的钱?”李渊付!这都属于学杂费里头的,你得给呀。
李渊一听,“什么?!我儿能够使动八百斤的锤?!”
“当然了!”
“哎呀!”李渊心中也高兴啊,“多谢大师调教啊!要是能够把他调成一员有用之将,我们老李家全家感谢大师啊!”
“不必客套。这孩子本来就是个人才呀。生活在人世间的人没有一个是庸才的,他必然有其用处,你要多加发掘!”
“是是是是……呃……不过呢,我还是不敢把他带回家去。每次给他点假期回家吧,他都得惹点事儿,还不如留在天龙寺呢。”
就这么着,李元霸一直留在天龙寺,这都五年了。今年李元霸眼看着十三岁了。平常依然住在天龙寺的后院。
所以,天龙寺跟着太原留守府是这么一个关系。慧明和尚跟李渊就等于干亲家的关系。您想啊,孩子跟人家学习这么一个亲密的关系,天龙寺又是李渊送给慧明长老的。那么这一次要拆寺院,哪个寺出现什么阻碍都想过了,唯独没考虑过天龙寺。而且这天龙寺又是太原最大的寺院之一,里面的那些材料太好了,必须得拆呀。所以,李渊亲笔写封信,由于公务繁忙,这李渊今天都没来,他觉得只要我这封亲笔信到那里,慧明长老是个通情达理之人,他一定会组织满寺僧众赶紧地收拾行囊。然后,我让刘文静给他们找比较好的地方先住着。等到这个风波过去之后,我再重修天龙寺!在这书信里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里边告诉说:“我现在忙得很厉害,为了迎接陛下过来嘛。所以,暂时这两天不能到寺院去。您先听刘大人的。过这两天,我必然登门道谢!”写得非常非常卑微、非常非常客气。让刘文静拿着这封信给慧明长老。没想到,怎么就打起来了呢!没想到,慧明长老怎么这边就不拆这座寺呢?李世民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呀。
李世民跟慧明长老的关系也非常好。因为李世民经常地来天龙寺看望自己的兄弟,跟慧明长老也经常聊天。慧明长老也非常